最近,读了一本有趣又“亲切”的书,书名是《朝花夕拾》。它是鲁迅先生经了九个月之多时间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它写于一九二六年,共有十篇,鲁迅先生说:“这十篇就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环境也不一:前两篇写于北京寓所的东壁下;中三篇是流利中所作,后五篇写于厦门大学图书馆楼上,总的说是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
读《朝花夕拾》时,就像与一个朋友在谈话,有一种“亲切”的感觉。它里面有许多我不认识的字词,每次都不想理会,却总因对书的浓厚兴趣而上网查词义;出神入化地介绍长妈妈,把长妈妈的个性生动形象地显示出;用朴素简单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写出无常的外貌和一举一动,把无常的形象深深地印在我心中;用了一个小小的事例,便把父亲的严厉刻画出,这本书就这样一直吸引着我读下去。
其中,我印象最深刻也最喜爱的一篇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面写道鲁迅小时候家后有一个百草园,他把百草园当成自己的乐园,但长草的地方是不去的,写到这里,就引出了长妈妈说的故事。故事大概说:有个读书人听见有人叫他,看到墙上露出美女的脸对他笑,他差点中了“美女蛇”的圈套,最后得到了老和尚的盒子才安全度过夜晚。这个故事我反反复复看了几遍,每次看完心中都会留下一丝忐忑,我怕半夜,我怕黑暗,我更怕蛇!鲁迅先生后面得出的结论,更让我恐惧,它使我不敢答应陌生人,不敢看墙,它虽然带给我大大的恐惧,但是我很喜欢恐怖又神奇的故事。这一篇,我收获了害怕,恐怖和三味书屋里浓浓的师生情。
《朝花夕拾》的确有趣又“亲切”。我体验到鲁迅先生的成长过程,这本书,将会是我爱不释手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