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着,盼望着,终于撕下了八月十四的日历,迎来了这个“月圆人团圆”的中秋佳节。
一清早,我们便收到了与亲人共进晚餐的邀请;直近傍晚,也不敢怠慢,穿戴整齐后就驱车直奔原定的酒店。
我们的房间美名“花好月圆”,转眼想想,还真有些适逢的意味。一进门,没料到大家已经等候多时,见了我们,半笑半恼地说:“快入席吧!都等着开饭呢!”我挠了挠后脑勺,觉着些许抱歉,随即也端坐下来。大家彼此寒暄了几句,饭菜便接二连三地呈上来,把我肚子里的馋虫全勾起来了。我也毫不客气,不等饭菜落席,便拿起筷子,伸向菜碟。“莫急!让长辈先吃。”母亲冲我瞪眼,暗示我收敛点儿。我也毫不在意;嘴上嘀咕着:“民以食为天嘛!”大伙一听,全乐了。舅舅含笑着说:“没关系,没关系!不过,我们的璇子还是改不了贪吃的毛病,就不担心哪天吃成了小胖妹?”“呵呵”我笑嘻嘻地回答“咱敢吃就不怕胖!”这时,一旁的表哥提醒道:“都别说了,饭菜都快凉了。”做东的舅舅也止住笑音,正色道:“那就不耽搁啦,开饭吧!”说罢众人纷纷拿起餐具,搜寻着自己喜爱的食物,餐桌上响起了乒乓的变奏曲。过了一会儿,舅舅放下了筷子,开始询问表哥表姐的现况,听到肯定的回答后,他不禁感叹道:“今非昔比呀!若不是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哪来如此优越的经济条件?哪来今天的幸福生活?做人要饮水思源啊!”我正低头咀嚼食物,听了这番话,也猛然抬起头来,口齿含糊地回应道:“说的没错,一切都靠党和国家的关怀和帮助。不然,如今很多人也只能维持温饱,怎么敢奢望奔小康?”大家都深有感触,纷纷点头称是。就这样,房间里回荡着我们的欢歌笑语,餐桌上呈现了一幅其乐融融的景象。结束了聚餐,我们仍感到意犹未尽,便各自回家,举行“合家小聚”。
回到家,我便找出儿时的灯笼,点上蜡烛。忽明忽暗的火光映在人的脸上,显出一派温馨。我一手挽着母亲,一手提着灯笼,来到小区的花园里。月桂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蛐蛐儿在草丛中鸣唱。在这静谧的夜晚,我忽的想起儿时学的一句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便抬头寻视这美丽而神秘的水轮——只见一轮明月悬挂在深蓝色的天幕中,仿佛被蒙上了一层蝉翼般的薄纱,柔柔地撒下一地银辉。它的光虽然无法和太阳比拟,但也使周围的星星越发黯淡。此情此景,使我仿佛置身于仙境中。舅舅的话又在我的耳畔回响。是啊!没有我们伟大的党和国家,哪来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
难忘今宵,明月别样圆;难忘今宵,合家乐融融;难忘今朝,祖国的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