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生活中,有一些平平凡凡的人,拥有着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他们生活艰苦,可是品格高尚,默默为人奉献,知恩图报。老王就是这一类人。
我读了《老王》这篇文章,深有感触。这是一篇作者杨绛回忆老王的文章,也写出了作者在老王死后,对他的愧疚之情,心里也有对他无限的怀念之情。
文章有几处使我感动的地方,从“老王时常有失群落伍的恐惧,因为他是单干户”就说明,他工作时很孤独,在那个社会他没有几个朋友,艰苦很生活。又从“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知道,他的收入很少,生活贫穷。“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他是一个可怜的人,没有亲人,贫穷,生活艰难,独自在外打工,靠一辆三轮车养活自己。而且,从“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可以看出老王的生活环境很差,更突出了老王的贫穷,生活的艰苦。老王不仅生活贫苦,而且他有一只眼睛是瞎的,另一只眼见天黑了就看不见。这也导致了乘客不坐他的车。
可是老汪并没有消极,他老实厚道,有热心肠,他是一个为身边的人辛勤付出的人。从半价送冰、免费送人这两件事中可以看出。文章的第八段,描写了老王的神态,可以看出老王的病势严重,他给“我”送来香油和鸡蛋,他这样做,是因为感谢“我”对他的关心,写出老王是个知恩图报的人。“我”对老王十分愧疚,因为“我”没请他坐坐喝口茶,还拿钱去侮辱他。他来我家的十多天后,“我”才知道老王已去世,“我”的内心更加愧疚了。
在我们周围,有一些像老王一样生活艰难的人。他们不被人重视,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支个世界是充满爱的,我们因该关注、重视这类人。作者在老王生前,对他的关心不够,在他去世后,会有了更多的感触。作者非常感谢老王对自己的付出,更怀念那个虽然渺小得像一粒沙子,但却有无私奉献的品质的——老王。
我们平常的生活中,如果每个人都有像老王这样的品质,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人与人之间距离也会缩小。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充满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