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的正确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 到了唐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
这一天是星期六,一大早我们就起床,先吃完早餐,然后去楼下等待汽车的到来,等了一会儿,一声“嘟”声传入我们的耳朵,我们回头一看是姨妈来了,我们上了姨妈的车,踏上了去往罗浮山的旅程。
一路上,我望见的是车水马龙的汽车,我不禁心想:车可真多啊!可能因为今天是清明节吧,马路上一直堵车,我们的车在车群中等了一个多小时,终于,马路终于疏通了,我们也再次踏上了旅程。
到达了罗浮山,我跟随着亲戚们走上了楼梯,到了我们祖先的墓前,我诚恳的拜了拜,然后姨妈和我婆婆从桶中拿出抹布,将祖宗牌擦得干干净净,接着将杂草拔得一个都不剩,我叔叔和我爷爷拿出贡品,端正的摆在台上,然后我们轮流上香,表示对祖先的尊敬。上完香,祖宗也应该将供品吃的差不多了,我们将贡品收起,我在别人的墓前找了一个大铁桶,拿着金银纸钱烧给了祖宗,烧完,我们在整个罗浮山上参观了一下,到了吃午饭的时间,我们去了一家农庄吃饭,吃完后,我们就回家了。
清明,是怀念祖先的日子,做的这些是为了祖宗保佑一年到头平安,清明也跟是我怀念的一个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