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注 册

读《水浒传》有感(四)

2015级(3)班[毕业] 曾钰琳 2017-07-24 16:55 阅读(127) 评论(0) 我的作文
因《水浒传》的出名度,民间也流传着一些有趣的谚语: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等等。这些谚语都早已暗示了《水浒传》的结局——宋江、卢俊义等受奸人毒害而亡,梁山起义完全失败。这本书揭示农民起义失败的必然原因之一:“招安”是直接原因。宋江和卢俊义等人有着农民起义领袖思想上的局限性——浓厚的“忠军”思想,而他们又正好是梁山义军的主要领导,影响和左右着义军的发展趋势。他们起义的原因是博取功名,封妻荫子。故“招安”是其必然选择,失败是起义的必然结局。 作品展示了北宋末年,奸臣当道、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作者刻画了封建官僚的贪赃枉法、互相勾结、无恶不作,但这些贪官的总后台就是徽宗皇帝。昏君佞臣组成的统治集团压迫人民,激起人民反抗的怒火。“官逼民反”“乱自上作”——这是起义的根本原因。而林冲雪夜上梁山的遭遇则生动反映了当时“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林冲在柴进周济下连夜投奔梁山,梁山大头目王伦心胸狭窄,见林冲武艺高强,就故意叼难,令他在三日内杀人做“投名状”。林冲于是截住丢官的杨志拼杀,王伦别有心意,出面劝止,收下林冲,并劝杨志入伙。 《水浒传》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第四十四回以前先讲述单个英雄人物的故事,然后百川汇海,逐步发展到水泊梁山大聚义。第七十回以后,写他们归顺朝廷,走向失败。这使小说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 经过加工锤炼,简洁明快,生动含蓄,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写人叙事,寥寥数语,情态毕现。如十三回急先锋索超与青面兽杨志比武,观看者各有不同:“看呆了”是文官出身梁中书的情态,“喝彩不迭”是众军汉的叫好,“好斗”则是大将们的赞许。《水浒传》标志着我国传统白话文学的成熟,是我国白话文学上的一座丰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