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读后感(一)
2015级(3)班[毕业]
黄立恒
2017-07-24 17:31
阅读(121)
我的作文
众所周知,我国的四大名著分别是《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现在就来跟大家来说一下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回转体小说——《水浒传》。
《水浒传》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文学家施耐庵。施耐庵是罗贯中的老师,辞乡以后浪迹江湖,替人医病解难。后入江阴祝塘财主徐骐家中坐馆,除了教书以外,还和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水泊梁山起义的故事。为撰写《江湖豪客传》准备素材。张士诚被灭后隐居,专心与《江湖豪客传》的创作,成书后定名为《水浒传》。《水浒传》是长期以来民间的集体创作和作家艺术加工的产物。故事大约发生在北宋年间。北宋微宗是,政治黑暗官僚腐败,社会矛盾急剧恶化,我国北方爆发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这就是《水浒传》的创作素材。一起声势浩大,但最后失败,义军因而有传奇色彩,在民间广泛流传,在此背景下,施耐庵和罗贯中集其大成,在民间故事话本,戏剧的基础上再创作,终成长篇章回小说。《水浒传》的叙事语言主要是以山东一带的口语为基础。经过加工锤炼,简洁明快,生动含蓄,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写人叙事,寥寥数语,情态毕现。《水浒传采取先分后总的链式结构,第四十四回以前先讲述单个英雄人物的故事,然后百川汇海,逐步发展到水泊梁上大聚义。第七十七回以后,写他们归顺朝廷,走向失败。这使小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
《水浒传》热情赞扬了梁山好汉的反抗意识和无畏的英雄气概。我们应该像水浒中的英雄人物一样,疾恶如仇,伸张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