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记》读后感(二)
2015级(3)班[毕业]
李于璇
2017-07-29 10:44
阅读(176)
我的作文
《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英国18世纪杰出的讽刺小说家斯威夫特。著名的书籍有《一只桶的故事》等。
格列佛历险的第二个国度:格列佛由于好奇心起,误闯大人国。这里的人,物是正常的十二倍,国家实行的是理想化,有教养的君主政体,国王贤明正直,以理智和仁慈来治国,法律能保障国民的自由和福利。这一章的描写中,以小矮人的角度,仰视人类的粗俗和铁石心肠。在第一章中,对一场大风暴进行了描写。写格列佛随同额12个水手上岸寻找淡水,水手们被巨人吓得坐舢板逃回去了,唯独格列佛一人被大人国的农民发现,由农场主带回家,由阶下囚成为座上客的故事。巨大的猫,巨大的面包屑,巨大的手帕让我无不身处险境。我的
阅读感悟:格列佛一下子从“巨人山”缩为“侏儒”,形体,心理发生了变化,但这些变化都在格列佛的镇定思考和机智的应变中得以平衡。所以,我们遇到困难时要镇定思考,不要慌慌张张。
在第二章中,主要写了主人拿格列佛表演赚钱。首先在临近的镇上给赶集市的人演出,以后在主人的家为本村人演,最后在去京城的旅游中演,演了一路,演演走走,三千英里走一百天。指导格列佛演出的是农场主的九岁女儿葛兰达克利赤,她是关心格列佛,照顾格列佛,爱护格列佛,平时教格列佛该国的语言,临场指路格列佛表演的“保姆”和“老师”。在这里,展现出了格列佛聪明机智,善于查言观色。展现出了葛兰达克利赤聪明伶俐,心地善良的特点。我的阅读感悟:农场女儿葛兰达克利赤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美是一种内在的,人性的美。
在第六章中,主要写了格列佛于国王陛下的接触与交谈,前半部分写了胡子与头发的妙用:用胡子做梳子齿,用头发编藤椅,织钱包。还写了用棍子敲击钢琴。后半部分主要写格列佛向国王介绍自己国家的议会制度。语言特色:在格列佛与大人国国王的交谈中,处处充满了反语,是对当时英国统治者的无情讽刺。主题:揭穿了英国统治的黑暗和残暴,揭露了人民和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
在第二卷中,通过大人国国王对格列佛引以为荣的英国选举制度,议会制度以及种种政治措施所进行的尖锐得抨击,并对英国各种制度措施表示了怀疑和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