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读书笔记4
2015级(3)班[毕业]
樊溢棋
2017-08-01 15:48
阅读(183)
我的作文
《水浒传》深刻揭示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官逼民反”“乱自上作”。作品展示了北宋末年奸臣当道、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作品具体刻画了高俅、蔡京、杨戬、童贯为首的封建官僚贪赃枉法、互相勾结、无恶不作,但这些贪官的总后台就是徽宗皇帝。昏君佞臣组成的统治集团压迫人民,激起人民反抗的怒火。“官逼民反”“乱自上作”——这是起义的根本原因
《水浒传》热情赞扬了梁山好汉的反抗意识和无畏的英雄气概。一百零八位好汉个个都是勇武智慧、顶天立地的英雄。他们反抗黑暗的封建统治,对抗腐败的官府,劫富济贫,除暴安良,“替天行道,保境安民”。
《水浒传》揭示农民起义失败的必然原因之一。“招安”是起义失败的直接原因,宋江和卢俊义等人有着农民起义领袖思想的局限性——浓厚的“忠君”思想。他们有事梁山起义军的主要领导,影响和左右着义军的发展趋势。宋江上梁山后,吧“聚义厅”改为“忠义堂”,梁山泊上高悬“替天行道”的杏黄大旗;他们起义的原因是博取功名,封妻荫子。故“招安”是其必然选择,失败是起义的必然结局。
严重的忠君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水浒传》的进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