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注 册

不知者无畏

2010级(6)班[毕业] 朱益锋 2012-06-03 10:52 阅读(202) 评论(0) 作品转载

人们常说:不知者无畏,故而能为别人之不敢为。为何?依我之见,不知,故能无畏;无畏,故能果敢;果敢,故能敢言敢为。

 

大家熟知的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中的故事便是最好的例证,面对一丝不挂的皇帝,一群大臣睁着眼睛说瞎话,明明是一丝不挂,却要昧着良心极尽赞美之能事,夸张描绘皇帝“新装”之漂亮与华美。为何?因为大臣们深陷骗子设计“看不见者不称职或愚蠢”的谎言陷阱,进而担心自己成为国王眼中 “不称职的臣子或愚蠢的臣子”。深知假如被 “不称职的臣子或愚蠢的臣子”,那后果将不堪设想。为此便“知”而惶恐,“知”而畏惧,最终只得“知”而不敢言,沦为骗子骗取钱财的工具和玩偶。而与之相反,那小孩奔走相告,高呼国王一丝不挂,可谓童言无忌,那又为何?因为那孩童不知更多关于“看不见新装”的秘密和后果,反而直言不讳,揭穿骗子的弥天大谎,还原了人性的本真。为何?不知者无畏矣!

 

然而,当我们走出童话,反观现实,类似的故事也在不断上演。近日引起社会强烈反思的佛山“小悦悦事件”就是生动的实例,一个两岁多的孩童历经车辆的两度碾压,面对奄奄一息的小生命,来往的十八路人却冷漠视之,无人救助,这是一个道德灾难,着实令佛山蒙羞,让这个社会蒙羞。对于这残酷的现实,我斗胆揣摩,这十八路人的冷漠举动应该不会完全出于道德的泯灭,而应该与社会上很多诸如“彭宇案”之类救人反被诬陷的事件不无关系。正因为他们知道过多此类事件的不良后果,因而畏惧,因而犹豫,并最终走开,为的是远离是非。正所谓“知”者有“畏”,进而“知”而不敢为啊!而与之相反,一位挣扎于社会底层没有太多见识的拾荒者陈贤妹却能不假思索地救起了小悦悦。因为在她的世界里,没有太多关于“彭宇案”中“救人惹祸”的负面“见识”,正因如此,反而使她没有了救人的心理顾虑和精神负担,进而坚定了救人的义不容辞,正所谓不知者无畏啊!这之后才有了小悦悦的被救起。虽然小悦悦最终没能从死神的魔爪中挣脱,但陈贤妹的义举多少也拾起了一点我们这个社会道德的颜面,回归了做人的良知。

 

是的,不知者无畏,故能敢言敢为。于人于己,大有裨益!社会急需这样的精神与勇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