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注 册

《水浒传》读后感

2010级(8)班[毕业] 简惠嫦 2012-07-21 11:19 阅读(277) 评论(0) 我的作文

   很早就听说《水浒传》非常好看,老师也觉得适宜我们当课外读物阅读,经过几番周折,我终于拿到了我期盼已久的《水浒传》了,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把它啃完了。

    在这部我国最长的长篇小说之中,作者的描写技术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啊!令我最佩服的就是作者在描写双方交战是的高超技巧,就拿杨志和索超在大名府的那场比武来说吧,不谈两人的盔甲武器,也不谈双方打斗的场面,但是两人的马,作者就写的活灵活现。索超的马“色按庚辛,仿佛南山白额虎,毛堆腻粉,如同北海王麒麟”而杨志的马“骏分火焰,尾摆朝霞,浑身乱扫胭脂,两耳对攒红叶”作者观察细致入微,虽然在这里只用了比喻的手法,但在描写杨志的马时却用了四种不同的物来比喻马全身不同的红。使人觉得可信真实,足可见作者技巧的巧妙。
    除了看,当然也要思考,我思来想去,就是一个问题不大清楚,就是何为好汉?一个人的好与坏是由法律和真理来判断的,那书中所谓的好汉是以什么为标准评定的呢?武松为兄报仇,杀了嫂嫂和西门庆,那就是兄弟情深,也就算了。可他血溅鸳鸯楼,把气撒到了别人身上,连在张都监家看马的也被他莫名其妙的杀了,这看马的老头与武松无冤无仇,连面都没见几回,有什么理由杀他?就因为他帮张都监看马?武松见孔亮喝酒吃鸡,自己只有熟菜,便打跑他,自己霸占了,这也能称作好汉?想着想着,倒觉得这样的“好汉”也过于霸道了点。
    从前,人们把“义”看的特别重,史进不就看在朱武和杨春重义气上,放了陈达吗?如今,做事都得依着法律,如果也学他们一样,反而会害别人,因此,时代变了,人的观念变了,我们只能用欣赏的角度去看这部书,万万补课把它当作教科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