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看完了一本名著——《朝花夕拾》,这本书是鲁迅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最初在《莽原》杂志发表时总题为“旧事重提”,1927年编集为书,改为现名。鲁迅在写作这些作品时正经受着北洋军阀当局和各种敌对势力的严重压迫。1925年他因支持学生运动,受到“正人君子”们各种“流言”的攻击和诽谤。1926年3月18日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鲁迅受反动政府通缉,不得不到厦门大学任教,后又受守旧势力的排挤。在这样的处境中鲁迅曾说:“这时我不愿意想到目前;于是回忆在心里出土了。”这10篇作品,前5篇写于北京,后5篇写于厦门。虽然是回忆文章,但都反映着当时社会斗争的痕迹。
《朝花夕拾》的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作品在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例如:《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还有《无常》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文章在夹叙夹议中,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了幸酸的嘲讽。
所以,我在这本书中学到了许多知识:知道了鲁迅当时生活的环境是多么黑暗;那时的社会是多么的腐败;那时的人是多么的黑心,竟然可以为了金钱,把自己亲生的骨肉给埋了,而且那骨肉仅仅3岁的小孩。所以说,鲁迅是一个伟人,他的一生都贡献了这个社会,我们大家都要向他学习,为我们这个中华民族作出贡献,使我们的社会繁荣起来,振兴起来,不要白费了先辈们所建立起来的现代社会,这可是他们牺牲自己,用千万的血汗换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