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忠义”二字一直是好汉们所崇拜的。而在历史长河中,也发生过有关“忠义”的事件。而最出名的就要数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共同反抗封建保证的传奇。在这个闷热的暑假,最好不过的就是在冷气房里看着《水浒传》,欣赏着他们的壮绩。
《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一座屹立不倒的里程碑,也是四大名著之一。作为我国的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传》生动的写出了当年的情景:北宋末年,朝政腐败,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上至朝廷命官,下至普通百姓,甚至是鸡鸣狗盗之徒,随着对官府幻想的一点点破灭,连生存都难以维系,最终都被逼上梁山。然而,当人民起义的壮举使好汉们士气日益高涨的时候,宋江的接受招安改变了一切……
其实,在朝廷眼中那些所谓的“逆贼”也是被逼无奈从而铤而走险,,最后聚集在了一起,反抗黑暗社会的压迫。这也印证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句话。这群好汉聚集在梁山,没有卑贱之分,个个都称兄道弟,友好往来。这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对和平的追逐。
在这一百零八条好汉中,也有个好汉让我记忆最深——武松。他“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睛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语话轩昂,心雄胆大,骨健筋强,浑身上下有千百万斤神力” 。他急侠好义、刚猛不屈、敢作敢当、嫉恶如仇、恩怨分明,知恩图报,曾赤手杀老虎,怒杀潘金莲、西门庆,大闹快活林,醉打蒋门神......
读了《水浒传》这部长篇小说,我仿佛认识了108个梁山起义的绿林好汉。从中让我感受到了:我们一定要学那些正直、行善的人,不能学那些专横跋扈、欺善怕恶的人。刘备说得好:“勿已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