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注 册

《傅雷家书》读后感

2010级(3)班[毕业] 张宜静 2012-08-04 08:48 阅读(186) 评论(0) 我的作文
  父爱如山,母爱如水。这来形容傅雷夫妇再贴切不过。他们对孩子的爱,浓缩到了文字上,一字一句的关心孩子,爱护孩子。这些爱的文字,拼成了家书,《傅雷家书》。
    这本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书中不仅流露出父母对孩子殷切的爱,还蕴含着不少帮助傅聪成为著名钢琴大师、傅敏成为英语特级教师的人生道理,很是值得一读。我带着热切捧起这本书。
    “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这些念头整整一天没离开过我的头脑,只是不敢向妈妈说。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宁!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这是傅雷在“狠狠的教育”之后对孩子的忏悔。只是对孩子的教育,而不是什么对孩子有害的事,虽然傅雷自己知道自己这样是为孩子好,但他仍然为让孩子伤心而道歉,而愧疚得觉得自己的错“只能补赎,不能洗刷!”。这充分体现出傅雷想孩子在人生路上因为自己的指引而少走弯路,但又心疼孩子的心理。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
    “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顾的;我们噜哩噜苏的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
    这几句话透露了天下父母的心,总是想跟孩子聊聊天,总是喜欢谈孩子小时候的往事。因为在他们心里,小时候的我们是最可爱的,那时我们总爱赖着父母。但现在,他们说话总得小心翼翼的,怕惹孩子烦。傅雷总想写信给孩子,也因为他想念孩子。做父母的,哪个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又哪个不想孩子一辈子留在自己身边呢?但出于对孩子前途的考虑,他们总是含着泪的双手送孩子到社会,寻求自己的生活。这是父母的矛盾,这是父母的伟大!!!因此,傅雷与孩子的沟通就只有书信,他的爱就只能通过生硬的文字来表达。
    所有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只是方式不同。我们也要以我们自己的方式,回报他们的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