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注 册

金门战役

2010级(3)班[毕业] 蔡文怀 2012-08-12 17:24 阅读(241) 评论(0) 我的作文

1949年10月24日,一场规模不大,但却影响深远的战役在福建隔海相望的金门爆发了是解放军成军以来唯一一次彻底的败仗,它的影响,影响到两岸。直至今天。       

 背景

   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国民党军节节败退,叶飞第十兵团进攻平潭,破福州,节节推进,又于十月攻下厦门,直逼金门。

战前预备

解放军方面

自从解放军渡江以来,并未遭遇国民党军大的反抗,一种骄傲心态,登陆部队及指挥员之中,未注意渡海作战种种隐忧,如搭载船只不足;另外情报不灵,在大、小嶝岛战役中,粟裕曾提出对攻击金门有“三不打”指示:没有一次运载六个团的船只不打;敌增援不打;要求山东沿海挑选六千名久经考验的船工支援十兵团,船工不到不打。其中第一条和第三条都与渡海有关。但是,在战役过程中,叶飞等战役指挥员没能很好地贯彻。

国民党军方面

国民党方面,东南军政长官陈诚漳州已失,金门守军战力不足,乃派副长官罗卓英衔命亲往汕头,洽胡琏之第十二兵团接替第二十二兵团防守金门。胡兵团原属广州方面之作战序列,而十二兵团在国防部补给名单上仅二个军,但兵团实有三个军,遂以未列名的一个军调往金门,101014日第十八军两个师、及兵团部由潮汕转移增防金门。在第十二兵团全部尚未到达接替防务之前,暂归第二十二兵团李良荣司令指挥。1019,第十九军刘云瀚部,奉公署命改驶金门22日晚抵达金门,因接驳效率不彰,直到24日晚才将部队一半接运上岸。25日十二兵团才完全上岸。

战役经过

晚上九时,解放军第一梯次二十八军二四四团,二五一团、二五三团和二四六团三营分别在登船完毕,原定于金门中央狭窄腰部登陆,将金门一分为二。

人民解放军隔岸炮火有限。人民解放军登陆后,建制异常混乱,不能作有组织之战斗,但仍能各自为战,纷纷向岸上突击前进。最先在垄口登陆的人民解放军二四四团面临装甲部队损失惨重,二五一团在古宁头突破登陆,二五三团在在湖尾登陆,突破防线,这时人民解放军叶飞将军接到登陆成功报告,以为胜利在望,但是由于不熟悉潮汐涨退的关系,结果造成了抢滩船只全部因为退潮所以全陷在沙滩上动弹不得。

国民党海军扫雷二艘艇于三时左右在古宁头西北海面,猛烈轰击搁浅的解放军船只。国民党空军也狂轰,天亮后一百多艘人民解放军船无一返回,第二梯次援军隔海望洋兴叹。

   25日人民解放军二四四团一度占领双乳山,天亮时遭国民党军装甲部队反击退败。在湖尾登陆的人民解放军二五三团占领观音山和湖尾高地,到二十五日中午被迫撤退,人民解放军二五一团冲出包围前进到古宁头,固守林厝,与国民党十四师和一一八师强力反攻,双方反复争夺。国民党军团长李光前端着刺刀亲自冲锋,但他的士兵均伏地不前,只有他一个人冲了几步即亡。这时,胡琏与高魁元亲临前敌,冒着枪炮给官兵打气。胡琏说:“忘了双堆集的耻辱乎?国民党军再次冲锋。高地上守军其实只剩下解放军两人,其余均牺牲。两人知道胜利无望,举枪自杀。

26日凌晨,解放军凑齐一些船由二四六团团长孙玉秀率该团的两个连和第八十五师的两个连增援。二四六团在湖尾登陆;另两连在古宁头登陆。

二四六团的两个连,天亮时突破包围,在古宁头和据守该地解放军汇合,清晨六时三十分,国民党军第十八军军长高魁元指挥反击,一一八师从浦头向林厝攻击。林厝战况激烈是因为人民解放军据永久工事还击。九时多,国民党空军轮番炸射。人民解放军采取巷战,双方战况惨烈,十二时国民党军攻下林厝,十五时拿下南山。十一时,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罗卓英和兵团司令官胡琏到达金门战场,胡琏接手指挥。

国民党军以三五二团于十五时攻入北山,一一八师师长李树兰以三五三团接替三五二团,协同战车继续攻击任务。午夜时分,人民解放军弹尽粮绝,突围到海边,一千三百余人下沙滩,27日清晨国民党军猛攻。解放军虽然顽强抵抗,但是仍然全军覆没,不是牺牲就是被俘。上午十时,古宁头战役正式结束。

 

国民党军胜利原因

1蒋介石早下决心经营台湾,对船只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1949年9月,他命令汤恩伯:敌军若来犯,必在每月满潮之时,务必要派海空军在此之前不断搜索敌船,凡可通海口各内河之上游一百海哩内的大小船只,必须彻底炸毁。国民党空军不光炸福建,连浙江、江苏沿海都炸了,甚至炸了造船厂。二十八军是采取把船沉在水下的办法才保留了三百多条船的,而且,第一梯队于凌晨二时登陆,由于不熟悉潮汐涨退的关系,正值最高潮,水深浪阔。为减少伤亡,船只长驱抢滩,越近越好。解放军登陆后,正好退潮。正打算返航,潮水已退到十米开外。船只统统搁浅。加上人手不够,天亮后,国民党飞机和军舰赶来,对船只又轰又炸。三百帆船无一幸免。海峡这一边的数万大军目睹帆船熊熊燃烧,在大陆的解放军几万将士冲到海滩上,放声大哭,无计可施。

2胡琏十二兵团本驻广东潮、汕地区。当时,解放军二野大军已下鄂、赣,前锋触粤境。四野克湘问桂,舍近求远。这样一来,致使十二兵团得到宝贵的喘息机会,从容由潮、汕撤到海上。这就是胡琏十二兵团。

3民众反感解放军,当时,福建刚解放,百姓对解放军恐惧。二十八军登岛部队英勇奋战,全部损失,却把国民党军打得够呛的,高魁元战后愤愤地说:“山东尽老八路!”福建船工多用重金买来。每船每人六两黄金,即便如此,那些船工有藏匿不出,有故意捣蛋。战役最激烈时,十兵团从厦门重金募得一艘火轮,拟增援金门,但船主竟疯似地把船开上沙滩搁浅。上了船的船工也怕死得要命,接近金门海滩时,枪炮如煮,他们都吓得龟缩船底舱不敢出。解放军军上岛之后,在古宁头与国民党军鏖战时,国民党飞机来轰炸,村民们都聚在附近山头看热闹。村史载:每当飞机投中目标,村民都大声欢呼。”有的村民还说:“花一万块钱都看不到这种场面。”国民党军押放军俘虏和伤员下战场,村民皆喊:“打!打!”古宁头村史还载:战后掩埋解放军战士尸体,村民一齐动手。有许多受伤很重的解放军官兵,并未死亡,“一个个脑袋光秃秃的,眼睛睁得圆滚滚的,呻吟声此起彼落。”村民们将他们全部活埋。“有一个小伙子约十六七岁,他哀号着,乞求着不要埋他,最后仍被活埋。

4 金门之战,国民党军保全了金门,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用对了人。蒋介石在关键时刻启用胡琏,而不用汤恩伯,确是一着好棋。 哀兵必胜就是这个道理,守住了金门则台湾无忧可望福建,金门若失则台湾将不保。

解放军进攻金门失利,原因很多,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指挥乱。三个团的登陆,竟然没有一名师级指挥员登陆指挥。该军师级干部只有四个,军级干部只有一个,大多数干部不在岗位。还谈指挥?

5困兽斗勇;守岛司令李良荣,说:“金门岛在军事上是一死地,如不死里求生,就会死无葬身之地。”他命令把海边仅存的几条轮船全部炸毁,他还真的拼了,在胡琏十二兵团到来之前,他指挥部队拼命进攻,采取攻势防御,顶住了解放军的攻势。

 

对未来的意义

国民党方面

金门战役奠定了国民党经营台湾的心理基础。毛泽东是蒋介石的克星。共产党夺天下。国民党而失天下。共军打国军,十成八九是赢。国军打共军,十成八九是输。国民党对共产党的心理优势几乎为零。至1949年,更是士气土崩,精神瓦解。一败如水。在这种情况下,金门战役象一针强心剂,注入国民党濒死的肌体。这个党又活过来了。五十年来,国民党认真汲取丢失大陆的教训,台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的台湾,经济独秀于世界之林。军事赖美国撑腰,也不缺自己的本钱。蒋经国认为:“金门战役是国民党的转折点。胡琏说:“金门战役的胜利既是军事上的,也是政治上的,更是精神上,民进党上台后,继续接过古宁头精神之棒。吕秀琏称:“古宁头大战,两岸变两国。”金门扮演的是小兵立大功的角色。我认为,造成海峡两岸分裂有两件事 ,1949年10月24日的金门战役和1950年6月的朝鲜战争,金门战役是心理上的,朝鲜战争是物质上的。可见,这场战役对未来产生了多么大的影响,一错酿成千古大错,也就是这个道理。

解放军方面

中央军委命令叶飞总结经验,接受教训,准备再攻金门。1950年,美国干涉朝鲜战争,党中央、毛泽东主席决定停止解放金门的任务,集中全力剿匪,这样,叶飞将军和我10兵团的将士失去了一次“立功赎罪的机会”。

反评论

很多人说,金门本身是一场一开始就实力悬殊的战役,其实不然,我认为,解放军虽然只有9000余人,但按照三个团的人数来讲,这三个团是主力团,从25日解放军的电报可以的得知,登陆部队枪械全是美式装备,还有相当多的重武器,是28军最精锐的,国民党军虽然有两万人,但只有8000余条枪,但重武器没几样,在枪杆子时代,人多,枪少,是只有有枪的部队有战斗力的,为着军饷,还称一个兵团。实际是8000对9000,这还不算美式装备,人员战斗经验,所以,如果没有胡琏十二兵团的增援,这仗,李良荣打不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