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就听公公对我讲我国的四大名著,《水浒传》是其中的一部。正因如此,《水浒传》被我列入了“大部头”的书籍之列,从此不愿也不敢去品读。所以,在我心中《水浒传》只有几个混乱的印象。而这个暑假,老师终于还是布置了读《水浒传》的作业,也终于让我接近了这本名著。
看着这厚厚的一本书,我不由得十分发愁。但当轻轻地翻开第一页时,我就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这个动荡的朝代。
在昏庸无能的北宋王朝,朝廷对外屈膝,缴纳岁贡;对内却穷凶极恶,掠夺人民,使人民的生活艰苦到了极致,正如“农民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使人们迫不得已以偷盗为生,便形成了“饥民并起为盗”的混乱局面。《水浒传》这本书没有写英雄征战,凯旋而归的振奋人心的场面,写的却是被人诬陷、陷害而迫不得已投奔梁山泊的各路英雄好汉联合抗击昏庸无道的朝廷的进攻,到后来接受招安,立即艰险,被朝廷所用,抗击辽兵的故事。但故事远远没有以圆满的结束结尾,而是以这一百零八位好汉多人战死沙场,身患残疾,甚至病死。鲁智深、武松出了家,而仅剩的二十余名头领也被高俅、蔡京等奸诈小人害死。一场浩浩荡荡的“水浒起义”以悲壮的结局告终。看过后,不禁让我既为一百零八位英雄的事迹而叫好,又为他们的悲惨下场而叹息遗憾。此时,我才明白:人生不全是甘甜,但不论环境怎样,人生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可以做一个阴险狡诈的卑鄙小人,活的暗无天日,也可以做一个打抱不平的英雄好汉,活的轰轰烈烈。我想,《水浒传》也正是因为有着刻画鲜明生动的人物,描写夸张丰富的语言的巨大艺术成就,与曲折的故事情节,真实地记叙了一个时代的悲歌,所以才称得上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这是第一次,让我感到了历史是那么触手可及。看书时,那种穿越时空的新奇,在现实与虚幻间徘徊的美妙,让我真真正正地体会到了一本名著的魅力所在。而名著就是需要细细品读,多次地去回味其中的奥妙。我想,这一定不会是我最后一次读它。以后,我还会慢慢品读,寻找更多问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