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注 册

《水浒传》读后感

2010级(12)班[毕业] 张洁婷 2012-08-18 21:32 阅读(318) 评论(0) 我的作文
作文概要: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光耀飞离土窟间,天罡地煞降人寰。说时豪气侵肌冷,讲处英风透胆寒。”梁山泊上的一百零八位头领,人人都是好汉,个个尽是英雄。那歃血为盟的情义,一醉方休的气概,真是让人好生佩服。

《水浒传》是一本小说体裁的书籍,为施耐庵所写,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著名白话长篇小说。通过生动的艺术描写,展现了北宋末年宋江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整个过程,挖掘了“官逼民反”的起义根源,揭示了农民革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必然死亡的命运。全书通过起义英雄们各自不同的反抗道路,描写了一百零八个梁山好汉,其中有三十多个写的个性鲜明,有血有肉,尤以宋江、武松、林冲、鲁智深等人物刻画得最为成功,从各个方面反映出人民群众的英雄气概和反抗精神。

  《水浒》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大都形象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在塑造这些粗豪、侠义的人物时,非常注意他们之间的共性与个性,例如鲁智深和李逵,同是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的人物形象,但鲁智深粗中有细,豁达明理;李逵头脑简单,直爽率真。再如林冲和武松,同时小说浓墨重彩刻画之人,也都武艺高强,有勇无谋,但林冲曾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一直安分守己,循规蹈矩,最后是在万般无奈、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才被逼上梁山的,是上层人物被迫造反的的典型;而武松是个下层侠义之士,崇尚的是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因此,从为兄报仇开始,武松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一步步走向反抗的道路,他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其实,水浒传就是义气传、友情传。愿水浒传和它的精神能够长存于世,永不衰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