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水浒传》这本书,留在我脑海里的就是一个“义”字。书中一百零八个好汉为兄弟、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一个“义”字虽然只有那仅仅的三笔,却让这些好汉用尽一生去诠释
在这昏暗迂腐,官官相护的年代里,无数好汉被处处欺压,在无法忍受的情况下,他们义聚梁山伯,汇成了一股连朝廷也不敢忽视的势力。以林冲的经历为最典型,他本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有着优厚的待遇、美满的家庭,所以他一直很安分守己,不敢反抗。高衙内在大庭广众之中调戏他妻子,他忍了;中了高俅的圈套,被发配沧州,他忍了;野猪林差一点丧命,他还是忍了;到了沧州,他还是准备继续忍下去。但是,高俅父子为了谋害他,竟然派人到沧州火烧了大军草料场,要把他活活烧死。在这种情况下,他才手刃了仇人,毅然上了梁山。
而宋江这个人攻读经史,胸怀大志,却只能做一个刀笔小吏,难免有一肚子的壮志难酬的闷气,但是他长期身在公门,又使他深知朝廷吏治的腐败,了解百姓的疾苦,这就是激发他正义感的原因,而他的精明练达、深通谋略,好仗义而疏财、结纳江湖好汉,则是他具备了成为领袖的条件。但又因为他忠孝的思想和博个留名青史的传统观念,又使他对统治阶级存有幻想。所以,上山后也只是反贪官而不是反皇上,一旦时机成熟便求个一官半职,最终导致整个梁山义军的败亡。
至于李逵这个人嘛,路见不平就会很恼火,睡不好吃不好。但是李逵太嗜血,经常连好人都杀,被杀的人不知怎么回事,他自己也是。
那些紧张曲折而又富有生活气息的故事,那些带有传奇色彩而又栩栩如生的人物,那些侠肝义胆的一百零八个好汉,都印在我们的脑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