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水浒传>>有感
2010级(6)班[毕业]
陈佳纯
2012-08-24 22:36
阅读(199)
我的作文
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创作于元末明初,作者是施耐庵。<<水浒传>>是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全书围绕"官逼民反“这一线索展开情节,表现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竿而起,聚义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义失败的全过程。这部小说最闪光的思想在于:它将封建统治者视为"盗贼草寇"的起义农民给予充分肯定,并深刻揭示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即上至皇帝和高俅这样的大臣,下至大小官吏的横行霸道、昏庸无能,致使民不聊生,尖锐的阶级矛盾逐渐加深。
<<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梁山好汉就有一百零八将,再加上其他陪衬人物,有几百人之多。这些人物大多形象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尤以林冲、鲁智深、武松、吴用、李逵、宋江等人最具神采。
<<水浒传>>是一部荡气回肠的英雄传奇。书中的梁山好汉个个英勇无敌、不怕危险、聪明机智、讲义气、铲除奸臣、为民服务,他们个个活脱脱的像抗日战斗中的士兵、保家卫国的军人、为人民服务的雷锋叔叔。这样的英雄好汉生活在宋代,百姓们的日子能不好过吗?要是这样的英雄好汉生活在现代,那该多好啊!
家喻户晓的文学名著让人如痴如醉,百读不厌的经典故事令人回味一生。可是,谁能想象的到,如此辉煌、正处繁盛的梁山好汉们却因接受招安致使起义失败,走向灭亡。这使人感到悲痛,使我感到不解,英勇无敌的梁山好汉,谁能想象的到会落到走向灭亡的这块田地。也许这是作者特意安排的,忽起忽落,先乐后悲,这种写作手法令我赞叹,吸引读者,这是一种多么巧妙绝伦的写作手法,运用这种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宋代梁山好汉的传奇故事,真是令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