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注 册

《朝花夕拾》读后感(二)

2011级(6)班[毕业] 陈靖雯 2012-08-27 17:12 阅读(187) 评论(0) 我的作文

      《朝花夕拾》的第四篇文章——《五猖会》。主要介绍了鲁迅小时候家乡举行的迎赛会。这是孩子们除过年过节之外,最盼望的节日了。鲁迅详细地介绍了五猖会的节目。有“十多人盘旋着一条龙,祷雨迎龙王;也有村童们扮些海鬼;还有扮故事的。”有一回,开首是一个孩子骑马先来,称为“塘报”;过了许久,“高照”到了,长竹竿揭起一条很长的旗,一个汗流浃背的胖大汉有两手托着;他高兴的时候,就肯将竿头放在头顶或牙齿上,甚而至于鼻尖。其次是所谓“高跷”,“抬阁”,“马头”了;还有扮犯人的,红衣枷锁,内中也有孩子。鲁迅那时觉得这些都是有光荣的事业,非常羡慕他们。但鲁迅出发去看五猖会时,父亲命令他背书,一盆冷水把他的兴致全浇灭了。待他读熟了,在父亲面前“梦似的”背完了,大家高高兴兴陪他出门了。

         《五猖会》记述鲁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迫和摧残。这篇短文的结尾描述儿时父子之间一切微妙的冲突——鲁迅对五猖会的热情盼望和父亲的阻难,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文章最后一句“我至今一想起,还差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作者用将近一半的篇幅谈迎神赛会,突出迎神赛会给作者的印象深刻,也突出了人们对五猖会的喜爱与重视。描写出了五猖会的精神特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