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的第六篇文章——《从白草园到三味书屋》。主要介绍了鲁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比如:“按住斑蝥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把何首乌根而弄坏了泥墙。”听长妈妈说关于美女蛇的故事,幻想在墙上会出现美女蛇,呼唤自己的名字。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的飞蜈蚣。但是,后来鲁迅上了私塾,结束了百草园的欢乐时光。在三味书屋的小园里,他们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他们每天在三味书屋里读、背自己不理解的文章。而鲁迅在私塾的日子里,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
《从白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鲁迅儿时在家中的百草园里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的成长的合理要求。《朝花夕拾》中的作品都是回忆性文章,但它们不是对往事的单调的记录,而是用娴熟的文学手法写成的优美的散文珍品。文章中写老先生大声朗读文章时,“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寥寥几笔,把老先生那种痴迷入神的神态,表现得惟妙惟肖。鲁迅用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描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用详写的手法描写百草园的乐趣,突出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和深深的怀念。略写三味书屋,突出在三味书屋生活的乏味,表现出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教育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