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注 册

谈教育——读《傅雷家书》有感

2010级(4)班[毕业] 丁璇 2012-08-29 16:10 阅读(256) 评论(3) 我的作文
      现如今,由于复杂的社会环境,孩子们普遍比较“早熟”,没有上面几代孩子思想单纯,甚至出现了“问题儿童”、“问题少年”等。于是,教育成了家长们最头痛最棘手的问题;不少家长发出了“孩子,我该拿你怎么办”的呼声。《傅雷家书》作为一部成功的教子篇,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其夫人在1954年至1966年间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书中提及了父子在音乐、小说及戏剧等艺术方面的探讨,以及傅雷对儿子为人处世方面的指导。他以自己的人生经验为例,或引经据典,教导儿子:对待学习和工作要认真严谨、精益求精;生活要有规划,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对自己的财产要有一个概念,并学会合理支配;对待爱情,要保持平静温和的态度,“夫妇相敬如宾”才能持久;人生路上要积极地向前看,同时也需要总结失败的教训……因此,此书被称为“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是最好的艺术学徒的修养读物”。
      为什么说这是一部“成功的教子篇”呢?先来分析以下的书信内容:“单纯的乐观是有害的,一味的向前看也是有危险的。古人说:‘鉴往而知来’,便是教我们检查过去,为的是要以后生活得更好”,“绕圈子,躲躲闪闪,反易叫人疑心;你耍手段,倒不如光明正大,实话实说,只要态度诚恳、谦卑、恭敬,无论如何人家不会对你怎么的”……乍一看很平常,因其语气平和,使人感觉很受尊重。特别是孩子,“不患寡而患不均”,有着强烈的平等意识,所以对这话可能更容易上心,教育的效果也许会有所改善。再者,傅雷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了一个好榜样,说教时也能更服人。无独有偶,中国的“童话大王”郑渊洁也是所有父亲的楷模。他善于倾听孩子们的心声,懂得如何与孩子们交流。所以,在这种家庭背景下的孩子定能快乐地成长。
      近些天来,“狼爸”“虎妈”“鹰爸”等词语频频出现。这些父母用的就是所谓的“棍棒教育”。听说狼爸的孩子还被打上了高校,不少父母惊羡不已,就开始盲目效仿,兴高采烈地巴望着孩子能因此上“北大”“清华”。其实,人家狼爸打得有道理,孩子第一次犯错时只是口头教育,屡次不改才受打罚。况且他从不说市井语言,做好了带头作用,才把孩子管得服服帖帖的。另外一个极端便是娇宠、溺爱。这样培养出来的就是我们常说的“小皇帝”“小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长大以后就是社会的毒瘤。因此,教育方法应当折衷为妙。
      综上所述,成功的教育方法关键就一句话:“言教不如身教”,要做到以德服人。当然,正对不同类型的孩子,还要注意因材施教。
     《傅雷家书》给当代教育指引了明确的方向;同时,它的启蒙也使我毕生受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