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我国的雕塑艺术有了重大发展。举世闻名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其中的杰出的代表。
秦始皇的陵墓位于陕西临潼以东,南倚巍巍骊山,北临滔滔渭水。1974年夏天,当地农民在大井时,偶然发现了一些破碎的陶罐。后来经考古队挖掘,使这一大型兵马俑军阵重现在人们眼前。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以步兵,车兵,骑兵组成的大型地下军阵。
1974~1977年在秦始皇陵东1千米处,发掘出作为秦始皇陵陪葬墓坑之一的兵马俑坑。一号坑在南,东西长216米,宽62米,面积13260平方米。二号坑东西长124米,宽98米,面积为6000平方米。三号坑面积520平方米。已发掘部分,共出土武士俑800件,木质战车18辆,陶马100多匹。按兵马俑现有排列形式推算,这三个坑的武士俑可能有7000件,战车100辆,战马100匹。由模拟的军阵,可以想见二干多年前横扫六国,统一全国,所向披靡的秦国军队的威武强大。陶佣身材高大,一般在1.8米左右,形态各异,表情逼真,面部形态无一雷同,栩栩如生。
气势恢弘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反映出秦朝雕塑艺术的高超水平,生动展现出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