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做人要诚实

2011级(6)班[毕业] 石依霖 2013-02-16 22:02 阅读(162) 评论(0) 我的作文

我们做人要诚实。

何为诚实是什么?从道德范畴来讲,诚信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行、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诚,信也信,诚也。可见,诚信的本义就是要诚实、诚恳、守信、有信,反对隐瞒欺诈、反对伪劣假冒、反对弄虚作假。

信,也是中国伦理思想史的范畴。的含义与相近。从字形上分析,信字从人从言,原指祭祀时对上天和先祖所说的诚实无欺之语。隋国大夫季梁说:忠于民而信于神祝史正辞,信也。后来,由于私有经济和私有观念的发展,原有的纯朴的社会被逐渐破坏。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得不订立誓约。但誓约和诺言的遵守,仍然要靠天地鬼神的威慑力量维持。春秋时期,经儒家的提倡,始摆脱宗教色彩,成为纯粹的道德规范。孔子认为,的体现,他要求人们敬事而信。他说:信则人任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和孟子都将作为朋友相交的重要原则,强调朋友信之朋友有信。而历代当权者大都将作为维护秩序的重要工具。《左传·文公4年》中说:弃信而坏其主,在国必乱,在家必亡。《吕氏春秋·贵信》对社会生活中的信与不信之后果,作了淋漓尽致的剖析: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社会不宁。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交友不信,则离散忧怨,不能相亲。百工不信,则器械苦伪,丹漆不贞。夫可与为始,可与为终,可与尊通,可与卑穷者,其唯信乎!汉代董仲舒将与仁、义、礼、智并列为五常,视为最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并对作了较详尽的论述:竭遇写情,不饰其过,所以为信也。他认为要求诚实,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朱熹提出仁包五常,把看作是的作用和表现,主要是交友之道。他说:以实之谓信,其说与孔子、孟子基本相同。在儒家那里,诚与信往往是作为一个概念来使用的。信,诚也的意思十分接近。
由此看来,传统伦理将诚信作为人的一种基本品质,认为诚实是取信于人的良策,是处己立身,成就事业的基石。总之,是一种个人生活的准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