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还念母亲的日记

2010级(4)班[毕业] 卢富笙 2013-02-19 13:57 阅读(151) 评论(0) 我的作文
儿时的记忆像韵味悠长的画卷时时展现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小时候,我家在农场下面的一个连队里,那时还是吃大锅饭,父母亲靠挣工分养家糊口。村口的大树上挂着一口古老的钟,钟声一响大人们赶紧拿着铁锹、锄头出工干农活。割麦子、挖大渠,女人和男人们干着一样的活。那时的母亲风风火火,什么活都抢在前面,整个家里里外外收拾得干净、利落。
我家就住在独独的半地窝子式的屋子里,农忙时节,母亲常很晚回来,我们姐弟三人年龄小,母亲极不放心,把我们锁在屋里。不远处是几栋被称之为“窑洞”的房子连在一起,院里孩子们的打闹声常传过来,引得我们踮起脚尖、伸长脖子看。
那时,队里发有限的布票做衣服,母亲总是一件衣服补了又补,扯了新布总是留给孩子们。孩子们最盼望的就是过年,能穿上新衣服,能有糖吃。母亲用节俭下来的钱,悄悄给我做了一件红裙子,那也是我记忆中唯一的红裙子。
从初中到高中,我一直住校,我家离学校十来公里,每逢星期六才能回家,才真正体会到想家的感觉,想母亲的笑脸,想母亲做的可口的饭菜,想母亲许多的好。后来参加工作又住几年的宿舍,想家的感觉更浓了。因为想家,风雨无阻,我也会踏着泥泞走很长的路回家,回家的路也因为母亲慈爱的目光变得不再漫长,因为我知道,那永远是我心灵休憩的港湾。
现在我也身为人母,有了自己的小家,体会到做母亲的艰辛,生存的空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满足一个小小的愿望已不是难事,但我更怀念那段母亲陪着我长大、苦中有甜的日子。
如今的母亲已是两鬓斑白,每逢过节全家人聚在一起,母亲总是忙碌不停,满脸洋溢着满足的笑说:回来就好。是呵,就像歌里唱的,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洗洗筷子、洗洗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