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心中,埋藏着许多尘封的记忆,而那大大的“悔”字,则是我不敢翻阅的篇章,它在我心中埋藏了许久,以至于布满了灰尘,但它仍然发着荧荧绿光,时刻提醒着我。
那时我还只能算是一名刚升上初中的,还没有彻底洗去幼稚的初一学生。对于那时的我,我自感惭愧,因为我做了一件足以令我悔恨终生的事。在初一的时候,我参加了“奥英班”,那时,我非常兴奋,我就像一只刚出世的小鹿一样,觉得世界很美好,亲切无比,并且对未来充满希望。我相信,在我的努力、认真的学习中,在“奥英班”的磨练,在与同学们互相攀比,互相进步的压力下,我可以“升华”,我的英语能力可以“升华”。然而,很可笑的是,我似乎把学习“奥英”想得太简单了。很快,庞大的压力一堆又一堆地朝我瘦弱不堪的身上压来,而且,我不能说“No”,我只能像一头骆驼一般,承受着这意料之外的压力,缓慢的,一步又一步地朝终点挪去。这是一个比拼耐力的时刻,想要成为人上人,就必须吃得苦中苦。一开始,在面对这些压力时,我会为自己加油,为自己打气,我会对自己说:“Come on,一定要撑住,不能倒下,没有人能帮你,这是你自己的选择,你走的是属于你自己的路,你唯有硬着头皮扛过去。”然而,我的信念在这一刻终于动摇了。那一天,同学告诉我,XXX退出“奥英班”了,使我心头微微一怔。然而就是这一怔,我动摇了。在长久的心理斗争后,我选择了放弃,我的心理防线,我最后的一道城墙—信念,在那一刻,轰然倒塌,不复存在。现在,“奥英班”已经结束了,一小部分的同学在经过“奥英班”后,成为了老师们手中的明珠,成为了老师们谈论的焦点,他们受“万众瞩目”,而我则沦为那“万众”中的一员。
曾几何时,我也是光荣的“奥英班”的一员,是一名与压力做斗争的士兵,在我的众多同伴中,许多人都“牺牲”了,但他们是光荣的,而那坚持到最后的,则是坚强的象征,他们的前途是无限的,而我则成为了遭人白眼和讥笑的“逃兵”。我是多么的后悔啊!假如,在听到同学退出的那一刻,如果我能坚强一些,执着一点,或许那些“受人瞩目”的位置中,也有我的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