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注 册

粟裕攻台计划揭秘

2010级(3)班[毕业] 蔡文怀 2011-12-10 22:11 阅读(310) 评论(0) 作品转载
作文概要: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那在这之前,中共有没有攻击台湾的计划呢?本文来自粟裕揭秘

 

  粟裕领命攻台之初,形势是相当有利的。当时台湾只有七个军十四万残兵败将,粟裕拟以八个军二十万攻台军发起攻击,攻台计划尚在报批途中,攻台军已在浙江天目山、胶东沿海和长江口开始大规模渡海登陆和台湾山地作战演习。蒋介石很快觉察台湾空虚,情急下竟由冈村宁次等大战犯从日本买了两万雇佣军帮助守台!与日本军队血战八年的粟裕熟知日兵战斗力,一个日兵可顶三个蒋军,那么岛上就相当于有二十万敌军了。粟裕只好第一次改变作战计划,决定将攻台兵力增加到十二个军五十万人。不料韩先楚攻取海南,因无海空军封锁,薛岳率七万余人从海南撤逃到台湾。同时,蒋介石在痛苦思考后,决定集中全部兵力确保台湾这个最后的保命之地,于三天内突然将舟山群岛的十二万守军撤到台湾。台湾岛内蒋军短期内骤增一倍,达四十万人。除此,蒋介石还将全部海空军也都集中到台湾!粟裕只得二改计划,决定将原定登陆第一梯队的四个军增至六个军。不久情报又侦悉,台湾正加紧补充,短期内可达五十万人,海空军亦有加强。粟裕遂报告,论兵力我已不占优势,不过只要能上陆也能胜利,为确保必胜,最好能再增三至四个军做预备队。但问题的关键并不是兵力。粟裕就再要八个军毛泽东也能给他。真正的问题是没船!粟裕计算,为保证胜利,在登陆之初五小时内必须船运第一梯队十五万人上岛,还得确保相当数量的二梯队船只。而他手上所有的船加起来还不到一梯队所需的一半!

  在陆上打仗,粟裕认为只有六分胜率就值得打,甚至谁都以为不能打的仗他都敢打,而且还能打赢。他在孟良崮敌人的包围圈里吃掉敌人的王牌,淮海战役他用六十万人干掉了对方八十万。而现在,面对这种冷酷的现实,一生决策犯险履难如行平地的粟裕犹豫了。思之再三,粟裕下了决心,推迟台湾战役时间,进行更充分的准备。以后曾有高级将领私下议论,如果当时破釜沉舟赶在朝鲜战争爆发前举兵攻台,台湾也可能就拿下来了。粟裕回答说:“不行!金门失利的教训太深刻,不重视血的教训就要流更多的血……隔着一片大海作战,六七分把握绝对不行,八分九分也不行,非十分不可……大海平平,一览无余,未来的攻金攻台之战无巧可讨,就是磨盘碾秤砣,硬碰硬。不但要有数倍于敌的火力、数量优势,而且要有足够的船只,保证第一、第二甚至第三梯队的船只。还要懂得潮汐、风向、登陆点的选择。我们攻坚野战是行家里手,但越海作战是外行,凭老经验想当然不行,要吃大亏。几十万人马上去了,可能一鼓作气一胜到底,也可能上不去,叫人家反下来,那就是无路可退全军覆没……”

  粟裕开始抱病加紧工作,不久突然昏倒不起。攻台军司令员、抗美援朝战争统帅候选人之一粟裕,这一病就是整整一年才算勉强痊愈,从此,他留下了两大终生遗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