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骆驼祥子》这本书的结尾了……
这一天,北京的景色依然是那么美,北京的春天还是这样的繁华热闹,可这似乎与祥子没有什么关系了……
这次,祥子精神已经崩溃,他开始以吃、喝、嫖、赌、骗,以干坏事为乐趣,阮明想利用祥子,但是不料,被祥子以六十元出卖,准备游街,明天被枪毙,男女老少,富有贫苦的人都打扮着,生怕看不见阮明游街的“好戏”。
祥子已经不能拉车了,他只能为别人的婚礼或丧礼打打旗子,勉强糊口过日子,来度着残余的时日……
是的,曾经好强、勤劳的祥子已经堕落成为了一个自私的、令人生厌、憎恨的个人主义末路鬼……
读到这里,我想到了一个问题:“这还是之前刚来到城里的祥子吗?”我们都不愿看到一个刚入城时那体面的、要强的、不畏辛苦、不畏风雨险阻、怀有炽热梦想的祥子竟变得如此自私、如此堕落、不幸成为头等“刺头”!
我对祥子最后感到些许恶心,但他的堕落不是因为他自己,而是当时的社会使它变得这样,不禁为当时的社会感到恶心:人心堕落、贪婪、嫉妒,同时也为祥子的遭遇感到同情、不幸沦落为社会病胎里的产儿……
还有一个片段也让我心里感到非常不舒服:在阮明游街,第二天要被枪毙的时候,城里的人们打扮的非常好看,男女老少,富的贫的,都想着看好戏,生怕看不见。这个片段与鲁迅写的《朝花夕拾·藤野先生》里的中国人被日本人枪毙围着看的中国人的那个片段有什么两样!都体现了当时国民、社会的麻木啊!
祥子他是旧社会贫苦劳动人民的缩影,它反映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苦难与无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