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童年》读书笔记

2011级(1)班[毕业] 陈佩珊 2013-08-04 23:31 阅读(174) 评论(0) 我的作文
  《童年》的作者是前苏联的高尔基。《童年》是作者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的第一部,是作者自身童年经历为素材的一部小说。
  书中再现了19世纪70年代俄国人民生活的社会环境和小主人公阿廖沙于父亲逝世后在外祖父家度过的艰辛岁月。这里根本没有一点家庭温暖,弱肉强食、为争夺财产而争吵大家是这个小市民家庭司空见惯的事,只有外祖母真正关心与爱护阿廖沙,是他童年时代惟一的保护人。
  阿廖沙在第一次遭到毒打后就生病了,他产生过这样的想法:“好像我心上的外皮给人撕掉了。于是,这颗心就变得对于一切屈辱和痛苦,不论是自己的或是别人的,都难以忍受地敏感。”阿廖沙的两个表哥在这种没有温暖的残酷环境中改变了自己的性格。毒打和侮辱损害着孩子们的人格。雅克布的萨沙被迫“像一个老乞丐似得拉着腔”说“行行好饶了我吧。”然后脱下裤子,弯着腰,跌跌撞撞地走向长凳,等着挨打。这种生活使他“常鬼鬼祟祟的,仿佛想逃到什么地方躲起来。”而且他已染上恶习,也参与了欺辱老匠人的残酷游戏。米哈伊尔的萨沙则变现出他的年纪不相称的沉默。他有一双忧郁的“眼睛”。家里人口虽然多,,但他却孤孤单单的,喜欢坐在半明半暗的角落里,一言不发。
  他们是一群既可恨又可悲的人物。一面受着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压迫,一面又去欺辱别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