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从祥子力图通过个人奋斗摆脱悲惨生活命运,最后失败以至于堕落的故事,无情地批判了那个社会--不让好人有出路的主题思想。
祥子本来生活在农村,18岁时,不幸失去了父母和几亩薄田,便跑到北平城来赚钱谋生。他既年轻又有力气,不吸烟赌钱。他认定拉车是最好挣钱的活儿。他咬牙苦干了3年,终于凑足了100块钱,买了一辆新车。他激动得几乎要哭出来。自从有了这辆车,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他幻想着照这样下去,干上两年,就又可以买辆车,一辆,两辆……他也能开车厂了。
祥子每天放胆地跑,对于什么时候出车也不大考虑,兵荒马乱的时候,他照样出去拉车。有一天,仅仅只是为了多赚一点儿钱,他竟然冒险把车拉到了清华,结果在抄便道的途中连车带人被十来个兵捉了过去,给大兵们干活,连车都给兵营收了。他自食其力的理想第一次破灭了。 后来大兵吃了败仗,夜里祥子趁乱混出了军营,并且顺手牵走了部队丢下的3匹骆驼。天亮时,以35块大洋把3匹骆驼卖给了一个老头儿。从此,他就得了一个外号,叫“骆驼祥子”。回城的路上,祥子突然病倒了,等祥子病好后,便进城向原来租车的人和车厂走去。后来经过了好几次的失败,他终于堕落了!
最后他所有的希望都破灭,再也没有了生活的希望,不能要强就只有使劲堕落。祥子为了赚钱用了所有阴狠坏的招,祥子他吃喝嫖赌,渐渐成为一个堕落、无耻、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在祥子心里,什么事都是“那么回事”,有便宜他不能不占。祥子成了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读了《骆驼祥子》这本书后,我从中了解到了在当时混乱的社会里,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