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童年》有感2
2011级(3)班[毕业]
钟影柔
2013-08-15 14:54
阅读(153)
我的作文
今年暑假,我读了《童年》这本书。《童年》是高尔基所著,它与《在人间》及《我的大学》被人们称为“自传体三步曲”。高尔基悲惨、令人怜悯的童年故事,让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说起来阿廖沙实在是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但是他没有让苦难束缚住,反而能凌驾于苦难之上。
故事生动地再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高尔基的童年,是在一个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度过的:四岁丧父,跟随悲痛欲绝的母亲和慈祥的外祖母到专横的、濒临破产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却经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处处护着他。幼小的他过早地体会到人间的痛苦和丑恶,小小的心灵因而受到许多打击。而外祖母和那些像外祖母一样的人,保护和支持了高尔基。
现在,有好多同学都认为自己的童年也是不幸的:有做不完的作业,枯燥的课程,呆板的教学方法……其实,那是因为自己从来没有经历过困难,也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梅花香自苦寒来”。如果连“苦难”这排木桩都没有夯实,成就的大楼怎么可能造成?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埋怨学业的艰辛?我们何不扪心自问一下:人类难道是为了享乐才产生的吗?
其实,困难也是人生中一些必不可少的财富,只要凌驾于苦难之上,就能享用这笔弥足珍贵的财富,为今后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