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上《童年》,我缓缓地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脑中却仍在回忆着书中一个个故事情节。这是我第二次看这本书了,给我的体会和感受也比第一次看时多了许多。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难忘的童年,童年带给我的感觉都是幸福和快乐的,给我都留下的都是美好的回忆。
而高尔基创作的《童年》中,主人公阿廖沙的童年却与我截然不同,他童年的经历令我陌生而又吃惊。他3岁时父亲病故,母亲带他回了娘家。可惜外公是个自私、贪婪而又专横的小业主,残酷剥削雇工,放高利贷,但是,资本主义俄国的发展打断了外公的发财梦,从此破产以至于贫困潦倒。可怜的母亲改嫁之后,生病而死,十一岁的作者被外公残忍地赶出家门,从此还是一个孩子的他,只得在社会上自谋生路……
读到这些,不禁令我陷入深思,主人公所生活的19世纪末20年代初,正是沙俄统治走向衰败的时代。当时的俄国政治极端腐败,下层人民生活困苦。所以,主人公的童年才会如此的悲惨。
想到这些,我不禁感到羞愧。阿廖沙生活在沙俄统治下的腐败社会里,却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我们生活在21世纪下,生活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和平、繁荣的年代,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拥有美满的家庭,幸福的生活,每个人都能完成学业得到父母的疼爱……我们的生活比阿廖沙好上了几十倍甚至是数万倍!
但是,我们却身在福中不知福,不停对身边的种种不满抱怨。其实我们拥有的已经足够的多,足够的好了。每当对环境抱有不满时,请想想阿廖沙吧,想想那双明亮的眼睛,想想那双勤劳的手,想想那颗善良的心,想想那段在逆境中永不屈服,奋力向上的成长经历,你还有什么理由怨天尤人呢?
所以,请珍惜现在的生活,珍惜眼前的幸福,珍惜拥有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