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读《童年》有感(2)

2011级(10)班[毕业] 樊应珊 2013-08-21 13:32 阅读(147) 评论(0) 我的作文

这是一部读后令人感到有点愤怒,替阿廖沙感到可怜的作品。

《童年》讲述了高尔基三岁到十岁左右时的经历、生活。在我看来,他的快乐的日子比痛苦的日子少很多很多,他的童年缺少了鲜艳的色彩。

外祖父最后破产了,他最终虽与外祖母住在一间屋子里,但他们是各过各的生活。阿廖沙来投靠外祖父时,外祖父说没钱养他,把他推给外祖母养,外祖母一口答应了。从此,阿廖沙与外祖母相依为命了。外祖父与外祖母每天轮流做饭,外祖母买的全是好肉,但外祖父买的总是很便宜的大肠、肝、肺等。就连茶叶,外祖父也要一点一点计较,十分注意外祖母的与他的茶的浓度是否一样,茶分得是否平均。

阿廖沙自己也开始挣钱。他每天有空就上街拾骨头、破布、碎纸等,每个星期六就把它们卖了,把钱交给外祖母。外祖母有一次把五戈比放在“我”手上,“我”看到她的眼睛湿润了。外祖父与外祖母分开后,对每件事的态度、每个动作,都能看出他的吝啬。阿廖沙与外祖母相依为命,他变得越来越懂事、能干,外祖母为此默默流泪,这泪水是感动的泪水,是高兴的泪水,是幸福的泪水。整部小说反映了作者童年时代艰难的生活以及对光明与真理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展现了19世纪末苏联社会的广阔画卷,写得实在是感人肺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