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讲述的是作家一段沉重的童年往事,小说的基调在整体上显得沉痛,悲伤。但也因为是以一个小孩的眼光来描述,就给一幕幕悲剧场景蒙上了一层喜剧的色彩,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冷酷无情中看到热情,在悲剧的氛围中感受到希望。
本书通过讲述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主要人物有:阿廖沙 听外祖母讲故事,还有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都给过阿廖沙以力量和帮助,使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高尔基写这部作品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革命的气氛日趋活跃,使得他的作品洋溢着乐观的气息,这时,作者本人的倾向是积极的,他正在从生活的底层攀上文化的高峰,走向革命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