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童年》1

2011级(7)班[毕业] 袁静怡 2013-08-28 19:22 阅读(160) 评论(0) 我的作文
      作者高尔基通过《童年》来描述了自己苦难的童年,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
       阿廖沙从小就善良,特别是在外祖母的哺育下,生成了一颗善恶分明、是非分明、能爱能恨得灵魂。他勤于学习,刻苦耐劳,艰苦的生活使他锻炼成长为一个意志坚强、有理想、有作为的人。他渴望知识,憧憬未来。生活的艰苦并没有使他退却,他坚信黑暗将过去,未来将会一片光明。
       阿廖沙的外公是个很讨厌的人。他自私残忍,野蛮粗暴,动不动就打人骂人,哪怕遇上一点不如意的事情也要歇斯底里的发作。为了维护他那摇摇欲坠的小业主地位和分崩离析的家庭,他残酷的虐待工人伙计,甚至六亲不认,将替他劳动了一辈子的老匠人格里戈里赶出家门,共同生活了一辈子的老伴他也要她自谋生路。
      但阿廖沙的外婆是个善良仁慈,爱亲人,爱邻居,爱所有的人。她心甘情愿把生活中的一切压力都承担下来而毫无怨言。生活的困苦、丈夫的殴打、儿子的溺亡......都熄灭不了她内心深处的仁爱之光。
      在当时民不聊生的社会,这种环境造成了阿廖沙的悲剧。但是周围的人也对阿廖沙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有人说:“环境可以造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就是这样的环境造就了高尔基,成就了高尔基。
      所以,我们更加应该珍惜现在的条件,好好学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