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童年》读后感

2011级(9)班[毕业] 邓舒尹 2013-08-29 15:34 阅读(172) 评论(0) 我的作文

《童年》的一天,“大病初愈,看护的父亲却不幸染病身亡。跟随母亲坐船到外祖母的家乡尼日尼去生活。 无忧无虑的日子很快结束了。人与人之间充满欺诈与争斗。在残暴的沙皇统治时期,阿廖沙吃尽了苦头:幼年丧父,却又受尽外祖父的虐待.他周围的人都是那么的自私,贪婪,充满了仇恨布满阴霾的日子里,只有外祖母是唯一的温暖。她的果敢能干,连外祖父都不能不叹服。她给无限的安慰,将真、善、美的种子悄悄埋在幼小的心灵里。上了一阵子学,后来母亲去世了。越老越吝啬的外祖父不肯再养”,于是就到人间自己混饭吃去了。

其实,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尔基本人,高尔基借阿廖沙这个人物来描述自己的童年。高尔基描述了自已苦难而令人难以置信的童年.

《童年》它揭露了俄国沙皇时期的黑暗、残暴和非人生活。而高尔基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受尽折磨与欺辱,无论是在精神上或是肉体上,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但是高尔基却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是坚强地走了过来。

高尔基的童年是那么的悲惨,和他比起来,我可是幸福多了. 我生活在一个充满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国家中,这里没有抽人的鞭子,没有殴打的拳脚,没有仇恨,没有贪婪,没有乖戾,更没有层出不穷的暴行和丑事.这里的人是善良,纯洁,乐观的,因而我的童年是充满了幸福和快乐的. 但拥有着这些,我们并不知足。我们总是奢求更多。因为,在我们眼里,大人们挣钱是那样的容易,似乎都不费吹灰之力。我们多天真啊。的确,我们不用像高尔基那样只十一岁就到人间独自闯荡。但读完《童年》之后,我觉得我们应该悔过自己曾经的奢侈,我们应该不再浪费,我们应该学会珍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