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那些天,那些事

2013级(9)班[毕业] 林婉雯 2013-11-17 16:03 阅读(190) 评论(0) 我的作文
  那些天我们去了东莞德育基地,开展了为期五天的训练,那些事真让我记忆犹新。

  星期一
这才第一天
 今天是星期一,是我们的一个新的开始,我们去了德育基地进行训练。
  在这里,做事必须要够速度。五分钟内,我们必须放好物品,换好衣服去指定地点集中。
  在这里,我们必须服从,要绝对服从,完全服从教官的命令。在我们做完俯卧撑,教官喊起立时,你就要以军姿站好,不能做任何小动作。
  在这里,我们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代表着团体。只要有一个人说话,全体站着吃饭甚至不能吃饭。
  或许在这的第一天,许多人会开始觉得累,觉得辛苦,但我们必须坚持,这才是第一天而已。
  在这里,一切都只能靠自己!

星期二
无数的不习惯
  只要能熬过第一天就能熬过第二天。
  早上,第二天的早上,或许一切都会不习惯,不习惯基地特有的打铃起床方式;不习惯一大早起来见到的不是父母而是同学;不习惯几个人抢洗漱台……不管怎么样,一切的不习惯都必须习惯。
  吃早餐,中饭,晚餐,我想,许多人都会特别想家。每天放学回家,母亲早已弄好了香喷喷的饭菜等着自己,桌上的汤仍冒着热气……在“不语堂”,你不再吃到热乎乎的饭,而是带着温热的饭;而汤呢,早已凉了,没人会为我们加热。没人会像佣人似的伺候我们,我们必须动手干活。或许现在,我们才会慢慢明白家的好。

星期三
心在,家便在
  星期三了,德育基地的生活也算过了一大半了,许多人都开始想家,眷念父母的怀抱,怀念家中一切。
  我一点也不想家,因为家住在心里,心在,家便随我在。
  中午午休前,袁老师来我们宿舍与我们聊天谈心。当谈到家时,许多人都表示十分想家,或许只有当真正离开家时,我们才会想到家是多么好,家有多么温暖。
  袁老师说爸爸给我打了个电话。我去接了电话,电话里,我觉得父亲好像苍老了许多,尽管如此,父亲的话语里还是透着力量。
  通话时间很短,只有两分钟左右。比起别人,我与父亲,家中联系的时间或许相对来说有点少,但父亲给予我的力量,确是许多人都比不上的。父亲让我知道——
  家永远是我最坚强的后盾。

星期四
为了集体的荣誉
  在德育基地,我为我的班级感到骄傲!
  星期四是倒数第二天,过完星期四,我们在德育基地待的时间,就只剩一个上午了。
  早上上的是素质拓展(2)。我们面临一个挑战,爬“胜利墙”。
  一开始,我们不屑,我们不认真地对待,却正因如此,我们才会一次又一次地失败。
  失败,就意味着游戏结束,想要继续,就必须靠队长做俯卧撑换取机会。
  我们的不认真,不守规矩,不团结,受苦受累的是人梯与队长。我们失败了四次,队长一直做俯卧撑换取机会,10个,20个,40个,80个,队长一共做了150个俯卧撑!而人梯呢,被我们一双又一双无情的脚践踏了许多次,却用不言苦……
  一个人是无法战胜这堵墙的,我们只有团结合作,才能成功。
  当老师问小队长为什么这么做时,小队长说:“为了集体的荣誉!”是呀,一切都是为了集体的荣誉,为了我们……可我们却一次一次地辜负他。
  在这次活动中,不知道有没有人想到,那些人梯,就像父亲,用肩膀撑起一片天空;拉人者,恰似母亲,照顾我们;而站在台下的保护者,像老师,一直在背后支持我们……

星期五
善始善终
  星期五了,我们即将离开基地了。
  今天,我们将在风雨训练馆进行展示,展示我们训练了五天的军姿,学到的医术,三防,整理内务等。这代表着我们这段时间以来的努力。
  我们都希望可以善始善终,来得时候很棒,离开的时候也是。因为我们不想辜负父母与老师对我们的期望。
  到了第五天,我们对这里的一切都已经很熟悉,基地的作息时间,“不语堂”的餐前诵语……我对这竟有些不舍。
  一切是那么熟悉,不再陌生。想到第一天的我们,再对比下现在,变化真的有点大。
  我们都希望做得最好最棒!
  我们最终还是离开了基地,离开了我们的教官“伟哥”。说真的,现在回想起来,我们是真的舍不得他。再舍不得的话在那时也忘了说出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