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童年》后有感
2013级(4)班[毕业]
郑珮琪
2014-02-07 20:37
阅读(161)
我的作文
每个人都有童年,童年都应该是美好i的吗?童年真的像世上那些个美好事物吗?带着这些疑问我翻开了高尔基的《童年》,情绪亦随着书中的情节忽起忽落。
与其说《童年》是一部小说倒不如说这是高尔基童年的写照。书中的主人公叫做阿廖沙。阿廖沙的童年不似一副美丽的画卷,不似一首欢快的歌曲,阿廖沙的童年充满挨打,咒骂,哭声。阿廖沙在四岁时他的父亲就死了,他随着母亲和外祖母到开有一家快破产的小染房的外祖父家。
阿廖沙生活在一个典型的俄罗斯小市民家庭。在那里他度过了他悲惨的童年,那个家里充满了贪婪残忍。只有慈祥的外祖母能给他灰暗的童年里带来一丝色彩。相比阿廖沙的童年,我们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没有痛苦,没有烦恼,无忧无虑的就像一条在水中自由自在的鱼儿。
我们的童年与阿廖沙的有着天壤之别。我们每天生活在蜜罐里,被甜水泡着。在我们的童年里没有鞭打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寒风暴雨,我们是父母的掌中宝,不愁吃不愁喝。像生活在象牙塔里。可水中的主人空阿廖沙又或者说高尔基的童年却引发了我的深思。
我们的童年生活对高尔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我幸庆自己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童年》这本书告诉我这样一个道理:不是每个人的童年都那么美好,所以我们应当倍加珍惜我们来之不易的美好童年。
高尔基的童年里缺乏大人的关爱,感受不了很多的亲情,只有外祖母给他带来温暖。相比之下,我们有很多关爱却不懂珍惜。高尔基在那样的家庭环境长大,却依旧坚强走了下来,恶劣的环境成就了一个成功的高尔基。我们应以他为榜样。
《童年》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相信再一次打开它时我对它又会有不同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