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读过一篇题为《好言一句三冬暖》的文章,其中有个片段,至今记忆犹新。
美国著名的试飞驾驶员胡佛,有一次飞回洛杉矶,在距地面90多米高的空中,刚好有两个引擎同时失灵。幸亏他技术高超,飞机才奇迹般地安全着陆。着陆后胡佛立即检查飞机用油,正如他所预料的,他驾驶的是螺旋桨飞机,装的却是喷气机用油。当他召见那个负责保养的机械工时,对方吓得直哭。这时,胡佛并没有像大家预想的那样大发雷霆,而是伸出手臂,抱住维修工的肩膀,信心十足地说:“为了证明你能干好,我想请你明天帮我的飞机做维修工作。”从此,胡佛的飞机再也没出过差错,那位原本马马虎虎的维修工也变得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了。
这个故事令人感动。虽然维修工的过失险些使自己丧命,但心地善良的胡佛深深懂得有过失者的心理。当对方因出了严重差错而痛苦不堪时,他善解人意,自我克制,出人意料地给予宽慰,使其恢复了自信和自尊。这,就是友善的巨大力量。试想,如果胡佛愤怒地斥责这位维修工,甚至不依不饶地追究他的责任,那么,很可能会彻底地毁了他。可见,面对同一件事,以两种不同的态度来对待,就会产生迥异的结局。友善,可以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仅善待了他人,也能使自己得益——胡佛的飞机,不是从此就没出过任何差错吗?而以愤怒乃至暴力来应对,结果常常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能否以友善的态度为人处世,不仅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甚至也体现着一个民族素质的高低。有一则报道说:同样一起交通事故,在加拿大,可以不到2分钟就顺利解决,司机会很快下车,视事故的实际情况,以一种友善的态度来协商解决,结果双方都会向对方认错、道歉。于是不到2分钟,他们便各自开着车离开了。而在我们国内,不花上一个小时是很难解决争端的。原因很简单,一旦撞车,司机就放下车窗,不管自己是否有错便破口大骂,在车内骂得不爽,又走下车来互相指责。于是后面的车辆不能前行,司机们一个个在车内使劲地按喇叭。直至交警出面,分析事故双方的责任,一场风波才会停息。但当事人常常还要互骂上几句,以泄心头之恨。如此一来,不耗费一两个钟点才怪呢。
生活是一面镜子。当你面带友善走向镜子时,你会发现,镜中的那个人也正满怀善意地向你微笑;而当你以粗暴的态度面对它时,你会发现,镜中的那人也正向你挥舞拳头。人生在世,为他人开一朵绚丽的花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