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童年》有感
每一个人都拥有过童年,有的人的童年是充满着快乐的;有的人的童年是绚丽多彩的;有的人的童年是回味无穷的。而高尔基笔下的阿廖沙却是如此的悲惨,令人同情……
阿廖沙三岁丧父后,由母亲和外祖母带到外祖父家——一个频临破产的小作坊。其间,他得到外祖母的疼爱、呵护,外祖母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孤独的心;受到外祖母所讲的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故事的熏陶,充满坚强的力量。还有乐观、纯朴、正直的格里戈里都给过阿廖沙力量和支持,使他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成长为一位正直少年。同时也亲眼目睹了外祖父的自私残暴、两个舅舅的自私、贪婪。爱与恨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中度过自己的童年。十一岁,阿廖沙的母亲去世,外祖父也破产了,他无法继续过寄人篱下的生活,便走上社会,独立谋生。
与阿廖沙的童年相比我们的童年是如此的美好、精彩、快乐和无忧无虑。可以舒舒服服的坐在明亮宽敞的教室里学习,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在家里我们就像生活在蜜罐里一样,有父母宠着、惯着,我们想要食物,父母就给我们大鱼大肉,我们想要衣服,父母就给我们崭新的、美丽的衣服……
阿廖沙的童年在残酷的生活中度过,但他却依然乐观、坚强、正直,令人敬佩和他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