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注 册

《童年》读后感

2013级(9)班[毕业] 梁泽坤 2014-02-14 10:02 阅读(202) 评论(0) 我的作文

在这个寒假中,我看完了由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所写的自传体小说《童年》,这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悲惨的阿廖沙四岁丧父,跟随慈祥的外祖母来到了外祖父的家中。在这里,他认识了许多东西,也看清了许多东西,他看清了自私自利、贪得无厌、粗野的两位舅舅;朴实的朋友“小茨冈”;吝啬、贪婪、残暴,但是有时又很和蔼的外祖父;每一天都生活在残忍、愚昧、迫害,亲人之间的争吵之中,从善良与邪恶之间,阿廖沙懵懂的明白了一些道理。

阿廖沙在家中感受不到温暖,在学校也受歧视和刁难。因此,在阿廖沙的心灵中,的情感渐渐被对一切的恨所代替。由于和后父不合,阿廖沙又回到外祖父家中,这时外祖父已经破产,他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困苦。为了糊口阿廖沙放学后同邻居的孩子们合伙拣破烂卖。同时,也感受到了友谊和同情。他以优异的成绩读完了三年级,就永远地离开了学校课堂。十岁时,这时候阿廖沙母亲逝世,他埋葬了母亲以后,十一岁,他为了生活,不久便到“人间”去谋生。

读完整本书,我深深地被书中的情节所感动,同时,我也感悟到了一些人生的道理。我们现在能上学,能吃上甘美的饭菜。然而在当时的在黑暗的沙皇统治时代的俄国,人们吃不上饭,阿廖沙只有在与孩子们合伙捡破烂为生;我们现在国家实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制度,让我们的学习的到了保障,可是当时,阿廖沙只有读到了小学三年级,就不能继续的学习下去。想到这里,我不禁感叹,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啊!

这样的我们,这样有比阿穆沙好几千倍,几万倍的美好生活的我们,不是应该知足常乐吗?

《童年》这本书,它帮我找回了那些属于我的童年的回忆,童年飞逝,想起那些懵懂的往年,我不禁感叹时光飞逝,珍惜现在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