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读后感
2013级(10)班[毕业]
黄展浩
2014-02-15 17:09
阅读(187)
我的作文
最近,我读了高尔基的著作:《童年》。这本书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阿廖沙悲惨的童年。他3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于是就跟着悲痛欲绝的母亲和慈祥的外祖母到专横的、濒临破产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
外祖父的脾气很暴躁,所以阿廖沙经常受到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却处处维护着他。在外祖父家中有很多人,其中有两个自私,贪婪因分家而闹得翻天覆地的舅舅,米哈尔舅舅和雅科夫舅舅。这里毫无家庭温暖,弱肉强食,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而吵架打架是这个小市民家庭司空见惯的事,只有外祖母真正关心与爱护阿廖沙,是他童年时代唯一的保护人。
还有两个舅舅的儿子,都叫做萨沙。朴实,善良,聪明的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挡住外祖父打向阿廖沙的鞭子,尽管被打的十分疼痛,但每次阿廖沙被挨打的时候还是会去挡,使阿廖沙非常喜欢伊凡,但可怜的伊凡最后在帮科雅夫舅舅抬十字架的时候被十字架压死了......
后来,外祖父和两个舅舅分了家,搬到了别的地方去了,阿廖沙也离开了这个丑恶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贪婪、残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间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常常为一些小事争吵、打架……但在这个家庭有一个关心和爱护他的外祖母,她常常讲很多神话故事给他听,也默默地教他做一个不向丑恶现象屈膝的人。搬进新房后,周围的几个房客,几个小少爷还有“好事情”的一些举动令他懂得了一些道理。
和阿廖沙相比,我们的童年是快乐的,幸福的,每天都无忧无虑的生活着,我们也没有被人用鞭子打,不知什么叫疼痛。我们的家庭也很少出现吵架,打架之类的凶狠事件。如此比较,我们的童年与阿廖沙的童年有天壤之别,我们从来不用担心衣食住行,但我们还不知足,总是很奢求。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好好珍惜所有的东西,不再浪费,为父母着想,为了以后,为了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