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读后感
2011级(3)班[毕业]
张宇健
2012-01-28 19:27
阅读(341)
我的作文
拿起《朝花夕拾》,就这一看,朝花夕拾四字给我的感觉就是清晨的花傍晚摘。翻开书本,入细一看,这书是一九二七年五月一日鲁迅于广州白云楼写的。此书多半是鲁迅小时候的往事。与鲁迅的小说一样,十分注意人物的刻画和描写,同样运用白描的手法,十分传神地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采用了人物的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创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譬如“阿长与《山海经》”,开篇写出了阿长名字的由来,长妈妈连姓名也没留下,可见其出身之低下。后写了长妈妈“切切察察”的习惯,表现出长妈妈没文化、又不免粗俗。从长妈妈讲“麻胡子”的故事中,可以看出长妈妈似乎懂许多事,可以说她是民间故事的载体,虽然不免有落后、迷信的成分。而长妈妈买来了“我”渴望已久的《山海经》,赋予了她“伟大的神力”。就在鲁迅笔下,他刻画了这样一个没文化,粗俗、好事,而又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心地善良的劳动妇女。
百草园曾是鲁迅先生儿时的乐土,单单是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而冬天百草园的乐趣便是捕鸟,从“支、扫、撒、系、拉、拿“这些动词中可以看出儿童捕鸟时的兴奋之情。后来进了三味书屋,对于寿镜吾先生的形象刻画得生动形象。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就像一串五彩的珠链,放射出迷人的光芒。
然而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那一段最使我记忆深刻。作者通过衣着、外貌、举止、声调以及别人的看法把藤野先生细致地描绘出来。以及一丝不苟、严谨的藤野先生对“我”关怀细致入微,使我对“藤野”这一人物颇为喜爱。当看到幻灯片的事件时,还有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我感到了无比的愤怒,也使我记忆深刻。
《朝花夕拾》在写作手法上,吧叙述、描写、抒情、议论有机地揉合为一体、充满诗情画意。不愧为现代回忆散文的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