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注 册

《名人传》读后感

2010级(9)班[毕业] 吴泳芙 2012-01-29 14:14 阅读(323) 评论(1) 我的作文
 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雕塑家,一个是小说家,虽然他们的职业和所处的年代各不相同,但他们所追求的理想却是相同的——为了真理和正义所做出的努力。
 贝多芬的童年是痛苦的.人生对他来说就好像是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斗争.父亲急于想开发他的音乐天分,使用暴力迫使贝多芬练习各种乐器.苦难中长大的贝多芬也是幸运的.法国大革命爆发之时,贝多芬曾遇见莫扎特,并相互交流.接着,又拜海顿为师.后来,贝多芬开始崭露头角,就在贝多芬离成功越来越近时,灾难又一次的降临,贝多芬耳朵的听觉越来越衰退,他的内脏也受着剧烈的痛苦的折磨.但他还是瞒着所有人,直到他再也不能隐瞒了,才写信给韦格勒医生和阿曼达牧师这两位好友.贝多芬耳聋的程度是逐渐增加的,但没有完全聋,可以说,几乎贝多芬所有的作品都是耳聋后写的. 扼住命运的咽喉,以交响曲闻名于世,用生命向世人演绎传奇篇章——贝多芬无疑是一位非凡的音乐家。
他是天才,是天之骄子,他有着异于常人的才华。上帝很公平,在赋予他们艺人的禀赋同时,也使他们命运多舛。诚如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米开朗琪罗就是这样的天才。他的祖国多灾多难,他眼见外族侵略;自己国家的土地被侵占却无能为力,他与贝多芬同样孤独一生,他的家族从未给过他任何温暖与安慰,只是在他身上谋取利益;他到处遭遇嫉妒和陷害,更悲惨的是,他所处的环境与奴隶没什么两样。寂寞、困顿、软弱和痛苦总是徘徊在他的生命之中,可也正是这无尽的打击,铸就了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让他创造出流芳百世的作品。
与米开朗琪罗和贝多芬情况完全不同的是列夫·托尔斯泰,他从小在名门贵族长大,地位优越,无忧无虑,亦不会像米开朗琪罗和贝多芬那样终身忙碌,身体健康,有着幸福的家庭,有着很高的文学天赋,在别人看来,已经是非常的完美,但是他的忧虑和痛苦正是由此而生。他厌倦了优越的环境,藐视自己已经拥有的一切,包括自己的文学声誉,只有生命的真谛才是他未知的亦惟独渴望的,于是他用自己毕生的精力去求索和探寻,他所拥有的幸福感成为了他精神上的沉重负担,如果他只是平庸的亦心安理得的享受他所拥有的这一切,烦恼是不会在他的身上体现的,正是由于对真理的追求和不肯虚度年华的精神才使他的烦恼接踵而来。 托尔斯泰的光辉思想、不朽的名著与伟岸的人格至今仍然照耀着每个人的心灵。
 作者希望通过这部作品告诉我们,假如命运捉弄了你,不要犹豫,也不要愤慨!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快乐的日子终究会到来。我们要敢于与命运作斗争,不要去怨天尤人,正如雪莱所说:“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评论
 
同学:吴怡聪 评论于 2012/1/31 23:5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