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注 册

读《名人传》后感

2010级(6)班[毕业] 胡艳玲 2012-01-29 17:01 阅读(217) 评论(0) 我的作文
读《名人传》后感
    《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传记作品,它包括三部传记,分别是《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
        我最喜欢其中的《米开朗基罗传,美术课上,老师曾经播放过一段视频,让米开朗基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也让我对米开朗基罗有了片面的了解——一个严于律己,对自己的每一件作品都追求完美的雕刻家和画家。直到阅读了《名人传》,我才对米开朗基罗有了深入的了解。
        
1475年3月6日,米开朗基罗出生于意大利卡森蒂诺的卡普雷赛,父亲是法官。母亲在他六岁时便死去,米开朗琪罗被寄养在一个石匠的妻子家里。十三岁时,他进入多梅尼科·吉兰达约的画室。据说由于他的成绩优秀,他的老师为之嫉妒。一年后他们分手了,米开朗琪罗转入
另一所雕塑学校。不久,由于宗教信仰的冲突,他离开了那里。后来,他又先后到过威尼斯、罗马等名城,雕塑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
        1505年3月,米开朗基罗被他人鼓动的教皇派去画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此后几年,他一直受着历任教皇的差遣,
携带着痛苦去创作他并不满意的作品。1527年米开朗基罗卷入了一场革命的漩涡,差一点丧命。革命结束后,教皇克雷芒又将他从隐避的地方找了出来,米开朗琪罗不得不重新为他所抗拒的人劳作。1537年9月克雷芒教皇驾崩,米开朗琪罗原以为从此能安安静静地做自己的事了。但他刚到罗马,又被他新主人——保罗三世抓住了。似乎命运注定他只能在无休止的干涉中替别人干活。
         1564年2月12日,米开朗琪罗站了一整天来创作《哀悼基督》。14日他开始发烧,18日下午5时,这位杰出的雕塑家兼画家永远地离开了人间! 
        米开朗琪罗的遭遇虽然悲惨,但是仍然坚持雕塑。
他的大量艺术作品都倾注了自己满腔的悲剧,表现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爱国主义和为自由而斗争的精神面貌。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征又是现实的反映,使他的艺术创作成为西方美术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米开朗琪罗以一生的心血创造出震撼心灵的杰作,同时也告诉世人:生命的的意义在于在命运的挫折面前顽强拼搏,永不低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