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很多城市都流行寻找所谓的“城市原点”,并为此设置了主题人文景观吸引眼球,期望城市形象之全新塑造能在当代城市之林中一枝独秀,乃至闻名全球。比如在广东省的省会、具有2000多年人文历史的名城广州,其“城市原点”还在日前结束的“羊城新八景”评选活动中进入候选景点名录,虽最后未能一举杀入八强榜上有名,但该“原点”引发的关注度仍属火爆,也引发了关于对一座城市的灵魂、文脉乃至文化等等话题的反思及瞩目。
可见,新时代中,“原点”问题应已成为人们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之一大崭新聚焦点。原点,绝非一个“起点”的内涵及意思那么简单,当人类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文明发展到一定层次之余,即如当代之中国国内,“回到原点”的某种思考自然会形成,乃至蔚为大观成一大思想新风潮。因此,回到原点,从这个意义上分析及理解的话,绝对不是指社会的倒退及退步,不是说要回到过去,而是对一种社会走过的路之历程回顾,而后对现实予以适当的批判及探讨,以利于更快地进步。这犹如一段美妙的旅程,当快步进行到某个华彩式历程时,旅者是否已疲累?是的话,就需要在风景如画的路上休憩在一个亭子里,抑或一个舒适的处所,然后回味,然后总结,同时让自己的体力及审美疲劳等慢慢恢复“原点状态”,才能有更好的精力去继续后面的旅程。
回到原点,是当代一大必经之路,同时也是时代发展途中的一大思想高度。
君不见,当代的经济生活中,在琳琅满目的发展之后,相应问题也随之而来且层出不穷,如此刻夏天南方之雨后竹笋般。最近人们更加热议的食品安全问题,涉及的食品添加剂话题,更有报道指出,目前一个成年人每天对于食品添加剂的“被动摄入品种”大概是七、八十种,虽然不是所有的添加剂都不安全有些还是必需,但总还是不时出现了瘦肉精、三聚氰胺、塑化剂等等的事件,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健康安全。回顾这些食品科学技术发展历程,不正是从零添加、少添加一跃而到目前的多添加、乱添加么?食品的技术性添加为的也无非是使口味更美,以符合当代人们越来越挑剔的“味觉高质量”追求现状。如今好了,乱象层生,又引发了是否应该再让食品“回到原点”的话题来了,如何“回原”,当然非只言片语能说得清的,但回到原点的某种思考,人类自己不亦应好好深思并继续下去的吗?!
君不见,当代的环境问题也是如此。各地城市化进程风生水起乃至如今走向极端,城市“钢筋混凝土森林”林立,不少地方一场所谓的“某十年不遇”大雨就能使平地变汪洋,而使水利设施基本荒废或发挥不到原本的作用;最近,三峡工程引发的是否导致长江中下游旱灾之探讨话题更是将此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这些,都是人类在对待环境、大自然过程中的阵痛,于是,是否该“回到原点”之探讨均是理性的、必须的,这个时代提出的“回归自然”、“重视原生态”乃至“生态文明”的新口号,其实就都是一种“回到原点”的振聋发聩式之时代强音。
回到原点,现象还有很多很多。但这些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涉及到人类自己的生存状况,关心一切,其实都是以人为本,当地球的安全渐渐被调到“震动状态”之后,时代的人们不该更要关心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一切“原点”吗?因此,回到原点,将是未来的一大社会现象,也是人类更加关心自己生存环境、尊重生命生灵的一大文明进步历程。
回到原点,不应该只是一种“思想”,停留在人们的思考层面上而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