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注 册

开平碉楼

2010级(11)班[毕业] 张振辉 2012-01-31 21:00 阅读(346) 评论(0) 我的作文
作文概要:见证历史的楼房-------开平碉楼

在我浩翰无边的脑海里,有一个五彩缤纷的音乐盒,有一个音符却深深地印在我记忆的脑海里,那就是被称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开平碉楼,这也是《让子弹飞》的拍摄地点。

  由于我们是自驾游,所以很早起来开车出去了,我一路上睡着过去。很快到了。

  据了解,开平碉楼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2007628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在新西兰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得通过。这也是广东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南楼它是与日本交锋的一座碉楼,位于开平市赤坎镇腾蛟村,南临潭江,北靠东滘龙公路,扼三埠至赤坎水陆交通之要冲,地势险要。1912年,司徒氏人为防盗贼而建此楼。南楼楼高719米,占地面积29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每层设有长方形枪眼,第六层为瞭望台,设有机枪和探照灯。抗战时期,司徒氏四乡自卫队队部就设在这里。
  1945714号,日寇投降前夕,为了打通南路干线以便撤退,从三埠分兵三路直扑赤坎镇,国民党军队闻风而逃。司徒氏四乡自卫队的勇士们凭据南楼抗击日军,给敌人以沉重打击。17日晚,日军从陆路包围南楼。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又无援军,自卫队部分队员在激战中突围出去,留下司徒煦、司徒旋、司徒遇、司徒昌、司徒耀、司徒浓、司徒炳等7名队员坚守南楼,战斗77夜,重创日军。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七勇士把步枪砸毁,在墙上定下遗言:誓与南楼共存亡。日军久攻不下,调来迫击炮等重型武器进行轰击,但因楼房坚固,不能奏效。最后,灭绝人性的日寇向南楼施放了毒气弹,七壮士昏厥后被捕,敌人把他们押赴赤坎司徒氏图书馆的日军大本营内,捆绑在树上百般折磨。队长司徒煦醒来后大声怒斥敌寇,惨无人道的日寇将壮士的耳、鼻、舌割去,敲掉牙齿,肢解四肢,最后抛尸潭江。机枪手司徒浓也被活活肢解,其余五名队员同样受到酷刑后被杀害,抛尸潭江。后来有六位烈士的遗体被乡民打捞起来隆重安葬,惟独队长司徒煦的遗体永远留在潭江,与江水相伴。

  这告诉了我们,勿忘国耻,那已经成为了历史,七位战士的英勇抗战的牺牲,记忆在每个人的心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