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镇前路过,心不由得为面前的一幕而颤抖,这是一处施工现场,正在处理一座废弃很久的瓦房,要将这瓦房改造成符合现代科技逻辑的高楼大厦,看着青色的瓦房一点一点地被拆卸,我的心也不由得的颤抖。
这是一座不是太有名的瓦房,但自古至今,积累了许许多多的岁月酸苦,而现在他却将毁于一旦,现在看看它,一切都显得势单力薄,而又集腋成裘的这样一座瓦房,仿佛老骥伏枥的老人,盯视着前方不远处的掘土机。这一对比之下油然而生一种悲壮的美丽。
砖瓦建成的瓦房已经在岁月的消逝中显得摇摇欲坠,就像一个年过花甲的老者,心有余而力不足地拄着拐杖,缓缓地面对着代表着科技前进脚步的掘土机,而它只能像菌丝一般归于尘土来奉献下一年这里如同雨后春笋般重生的高楼大厦。
跨坐在车上,不顾得不远处拆迁扬起的烟尘,这座古建筑,像拼图一样被慢慢地碾碎……相比于现代高楼大厦的那种拨地而起的雄壮之美,我更加钟意于这种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凝聚着先人智慧的古建筑。这种源远流长的中国建筑文化岂是那种钢筋混凝土的科技牢笼可以相比的吗?
这不一样的美丽,或许早已在科技高速发达的人类们的脑海中遗忘,但当你重新审视这些物品时,才会发现他们已经消逝在岁月的折磨中了,这些不一样的美丽,是任何物品无可替代的,所以,但这些东西还没消失时,去好好感受他们吧,或许有一天,他们将永远消逝在被掘土机碾压的岁月杂陈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