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黑暗与寂静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孩子属于我们的时代,我们的时代属于孩子。”为创造明天而培育阳光的下一代,这些阳光儿童会同时代一起长大,之后又会为他们所属的时代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当今社会,各种纷繁复杂的信息就像江河洪水一般涌入我们的生活。这些或多或少给正在成长中的幼苗一些或好或坏的影响。他们中分有些变得早熟世故,阴沉颓废,少年老成……
看到这些,我们大多数人只会埋怨社会的黑暗与对上天的不满。可当我第一次翻开《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时,我真正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并不是因为社会和上天的责任。
海伦在不到两岁时,生了一场大病,高烧不退。高烧退后,眼睛因为干枯炽热、疼痛怕光,必须避开自己以前所喜欢的阳光。渐渐地,视力一天不如一天,当完全失去了视力和听力后,海伦十分恐慌,对周围的事物产生了陌生感。这时,出现了一位指引她生命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他的出现改变了海伦的人生,海伦开始重新学习说话,学习写字,重新去接受大自然中的一切,感受大自然的生气。后来,走出了黑暗与寂静,踏上了精彩而又成功的人生之路。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的开始是简单而普通的,就像每一个家庭迎接第一个孩子时,大家都充满喜悦。而随着时光我们的无知与天真已销声匿迹,家庭的变故,父母的离异,同学朋友的排斥,无法预测的天灾与疾病。这些多多少少都会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但有的人变得自我颓废,有的人变得骄傲自大,有的人变得自卑自弃,这一类人通常被社会称为败类。而另一类人,他们勇敢,正直,善良,他们努力地突破重重障碍,走出黑暗与寂静。还有一类人,他们不往低处跌,更不往高处爬,他们不追求平等,不渴望自由,只是静静的呆在黑暗与寂静中,然而这类人往往会被世人所忽略。
不管社会是多么的不公平,不管家庭是多么的不幸,不管我们变得有多么的早熟世故,阴沉颓废,少年老成,只要我们怀着希望走出黑暗与寂静,就一定能为我们所属的时代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