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我们一年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我的家乡在陕西西安,除了肉夹馍意外,在除夕夜,我们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吃团圆饺子。
饺子据说历史悠久,我上网查了一下,早在东周时,饺子就被称为“饼饵”,据说因是饺子外形似耳朵而得名。到了隋朝, “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饺子还曾称“馄饨”。民间还把这种偃月形的食品称作“粉角”或“角子”。
非常有趣的是,在新疆吐鲁番县阿斯塔那的唐墓里,曾出1300年唐代的饺子,出土时,一只饺子和四只馄饨一起放在一个木碗中,这样看来,在唐代就已经有了像现在一样的饺子,并且饺子与馄饨已分为两个不同的品种。
我们西安老家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这种可荤可素、营养全面的传统小吃,多么受到人们的钟爱,一直流传千年以上。尽管名称由“饼饵”到“角子”、,人们对它的喜爱却从来不变,以至成了过年必备的饭菜。按照民间的习俗,除夕夜的“子时”,要放鞭炮、吃饺子、辞旧迎新。由于除夕夜是二年相交于“子时”,意寓“交子”。后来就把“交子”时吃的这种美食谐音称“饺子”。
腊月二十六前就要开始准备包饺子的食材,年前要整整包好三天的饺子,排满整整三个簸箕。包饺子之前,要先洗净手,把肉和菜、蘑菇、豆腐干、炒熟的鸡蛋、香菜剁成馅,添加油盐酱醋、胡椒和“十三香”。饺子皮要擀成薄皮,包饺子的时候,用筷子蘸水抹到皮儿上,饺子皮对折,用手轻轻一捏饺子皮儿,一个饺子就包好了。有的家庭,包饺子的时候,还会在饺子里随机包上一枚铜钱,谁吃到了这枚铜钱,就预示着新年一年“交好运”,饺子的烹饪方法很多,可以煎、炸、蒸、煮。煮饺子,要等水烧开之后再一个一个下饺子。等到饺子煮得漂在沸腾的水面上,就像湖中的小舟一样,饺子就煮好了。
吃饺子要趁热,可以蘸点儿酱醋或者蒜泥。
除夕夜,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饺子,聊着一年的喜乐,别提多温馨,多惬意。饺子不仅是美食,还蓄含了美妙的文化色彩。
=�`li�Ez��span style="mso-spacerun:'yes';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000pt; mso-font-kerning:1.0000pt; " >
mso-fc�kr�ftpr00pt; " >
命运对每个人是公平的,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他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我要坚强面对所有的不如意,我坚信只有不放弃,自强不息,平凡的人生会绽放出不平凡的生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