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我们中华名族中最颇负盛名的一个传统节日,也是许许多多远在他乡打工的子女们最激动也是最繁忙的日子,激动终于可以见上自己的亲朋好友拉,繁忙是要从远方回到家乡,路途比较坎坷,满怀着浓浓的回乡之情。
春节中, 吃年夜饭,那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了整整的一桌,全家穿上喜庆的衣服,围着桌子,聊聊天,看看联欢晚会什么的,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小点心,饮品而且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另一种则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冒着烟,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的意思。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红酒,有时会兴奋过头,有偷喝几杯,大醉在地,浓浓的过年气息包裹在我们身边,暖暖贴心。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相似,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大饼什么的,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来年财旺。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人们吃后,觉得浑身变暖,两耳发热。以后,人们仿效着做,一直流传到今天。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新的一年健健康康,能活命百岁。
在此,也预祝大家新年快乐,洋洋得意。